粤王遗陇名犹在,古木疏疏半已枯。
每到月明霜满地,直教啼杀树头乌。
【注释】粤:泛指广东地区。粤王:指古代南越国王赵佗,他在岭南建立南越国。遗陇:遗留下来的山野。半已枯:树已经枯萎了一半。啼乌:指乌鸦因寒冷而鸣叫。
【赏析】此诗描写了月夜下,粤地的古木因为霜冻而变得稀疏,树上的乌鸦因此受到惊扰,发出凄厉的啼鸣之声。诗中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动物行为,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和生命现象的深刻感悟。
粤王遗陇名犹在,古木疏疏半已枯。
每到月明霜满地,直教啼杀树头乌。
【注释】粤:泛指广东地区。粤王:指古代南越国王赵佗,他在岭南建立南越国。遗陇:遗留下来的山野。半已枯:树已经枯萎了一半。啼乌:指乌鸦因寒冷而鸣叫。
【赏析】此诗描写了月夜下,粤地的古木因为霜冻而变得稀疏,树上的乌鸦因此受到惊扰,发出凄厉的啼鸣之声。诗中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动物行为,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和生命现象的深刻感悟。
【注释】: 游观音阁二首 其二:第一首诗的标题。 极目江波阔,惊心沙岸摧:放眼望,只见江水浩渺,无边无际;面对沙滩,心中不由得惊悸万分,因为沙滩在海浪的冲击下,已经变得十分险恶了。 倚岩谁搆阁,断石自封苔:站在岩石之上,看到那些被海浪冲刷得支离破碎的石头,它们竟然还能顽强地封住了长出的苔藓,这不禁让人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水鸟随潮去,风帆逆浪来:随着潮水的涨落,水鸟们纷纷飞向远方
【解析】 此题考查对诗歌的综合赏析能力。题干要求“逐句释义”“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考生要注意抓住关键词语,理解全诗大意。 本题考查诗歌的赏析,解答时注意结合标题、作者及写作背景,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同时要注意了解诗歌的体裁特点,分析诗歌的内容和形式。 首联“高丘构华屋,物理近人情”,以高丘上筑起华丽的房屋,暗喻世态炎凉。诗人通过对比来揭示主题
宿安平驿 昔年逢险厄,今夜宿安平。 流水船前过,微风树底生。 入云孤鸟影,隔岸一蝉声。 追忆樯倾日,中宵梦亦惊。 注释: 1. 宿安平驿:在古代,驿站是传递公文、马匹等的场所。诗人在夜晚住宿于这个驿站。 2. 昔年逢险厄:指过去的某个时期,诗人经历了一些困难和危险的事情。 3. 今夜宿安平:指当前的夜晚,诗人在这个安全的地方休息。 4. 流水船前过:指夜晚,水流潺潺,船在前方经过。 5.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对诗歌综合鉴赏能力。 “路僻书难寄”的意思是:路途偏僻,书信难以寄达,表达了诗人因路途遥远而写诗寄情的无奈之情;“官闲客亦稀”,意思是:官闲无事,客人也少了,表现了诗人因官职低微而写诗寄意的孤寂之情;“卧听黄鸟哢,伫看白云飞”的意思是:卧着听着黄鹂鸣叫,站着看着白云飘飞,表达作者在静谧中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和自己的渺小;“月暗燃藜杖,风轻换葛衣”的意思是:月光昏暗时点燃藜杖
【解析】 “爱客”,指喜欢客人。“张筵”,摆好宴席。“风动花增媚,云开石献奇”是说风吹动花,使花儿更美;云开后露出的石头更奇妙。这两句诗运用拟人的手法来写花和景,表现了诗人对美景的喜爱之情。“休文才最富,无藉雨催诗”中“休文”是指梁陈之际的文学家沈约,他才华横溢,但因多病而未能及时完成许多著作,故用其自比。“藉”是依靠的意思。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赞美之意。 【答案】
【注释】 白屋:贫居,贫穷的房屋。遗业:遗产。 汝:你。 俭:节俭。 我独恶人奢:我只憎恨别人奢侈。 茗:茶。 负郭:靠近城郭。 着意:有意。 桑麻:指种桑养蚕。这里泛指农事活动。 译文: 穷困的人家没有遗留下来的财产,青年自己努力自立门户。 众人都称赞你节俭,我却讨厌别人奢侈。 客人来的时候只供以清茶,春天来临也不栽种花草。 有田地仍然靠城郭,有意种植桑麻。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写给侄子瀚的
【注释】 1. 石壁临无地,江流激有声:形容山崖陡峭,高耸入云;江水奔流不息,发出轰鸣的声音。 2. 樯(zháng)乌:船桅上栖息的鸟;“乌”通“鸥”。 3. 水鸟避人行:水中的鸟避开人行走的地方。 4. 日度松阴转,风来暑气平:太阳在松树的树阴下移动,风送来了夏日的炎热,天气变得凉爽宜人。 5. 要知形胜在,历历问山名:要想知道这个地方的地理优势,就要仔细询问有关地名。 【赏析】
【诗句释义】 两地无千里,谁能忆旧游。 李邕归北海,徐稚卧南州。 月出微云敛,风来宿雨收。 羡君双足健,独上水西楼。 【译文】 离别后两地相隔千里,谁又能回忆起往日的游历? 李邕回到故乡北方的北海,徐稚隐居在南方的州郡。 明月升起来,微微的云彩散去,风雨也停歇了。 羡慕你双脚健壮,独自登上水西楼。 【赏析】 这是一首写离情别绪的诗。首联以“两地”和“忆旧游”为线索,表达了对友人离去的深深思念之情
【诗句释义】 一别成万里,此怀良黯然:一别之后,距离遥远,心情十分悲伤。 鸟声人语杂,山色水光连:鸟儿的声音和人们的谈话交织在一起,山色与水光相连。 御瘴常携药,调琴更解弦:为了预防瘴气,常常带着药品,还善于弹琴。 清风盈两袖,千古激贪泉:清风拂面,衣袖被清风充满,这风象征着廉洁的泉水。 【译文】 一别之后,我们的距离变得遥不可及,我心中充满了悲伤之情。听到鸟儿的叫声和人们的谈话
【注释】 ①寒犹峭:冷得厉害。②谢子:即谢安,字安石。这里指他的侄子。 【赏析】 这是一首赠别诗。诗人在春夜中与侄子相聚,共叙离情,并作赠言。首四句写景抒情,描绘了一幅寒夜送别图。五、六句点出赠语主旨。“耕田乐”,谓兄弟同耕,自食其力,生活虽苦而乐。“聚族心”,谓家族和睦团结。“聊自足”是说兄弟二人虽无积储,但知足常乐。全诗以“寒犹峭”“雪更深”渲染气氛,用“老予”、“谢子”指代自己和侄子
方山四景,其四 方山归鹤 【注释】方山:山名。归鹤:指山中归巢的仙鹤。王孙:贵族子弟、贵人之子。莫射:不要射杀。西飞:向西飞翔的鸟。云外:在云雾之外。姓方:方姓,方家。方氏是古时候的一个姓氏,这里指代隐居山林中的仙人。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祥和的山林画面,通过写山、写树、写鹤以及人对鹤的态度,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人生的感悟。首句“山作围屏对面张”,以“山”为背景,用“围屏”比喻
【注释】 齐原道中:在齐地的原野上行走。 偶逢涧石坐繁阴,惬我平生习静心。偶然遇到山涧的石头,坐在茂密的树荫下,满足了我的平生爱好安静的心情。 风露不知劳远役,蜻蜓无数伴清吟。风吹露珠,不知道疲倦地远行,蜻蜓成群结队,伴随着我吟唱着清新的诗歌。 【赏析】 这首小诗是写诗人在旅途中的见闻和感受。 第一句“偶逢涧石坐繁阴”,点明自己是在野外,而且是一个偏僻的小地方。“偶逢”表明这是一次偶然的遭遇
题画二首其一 哦松 注释:哦:吟咏。调水龙吟:指作诗,写词。 赏析:这首诗是作者对松树的赞美之作。松树高耸挺拔,枝叶繁茂,四季常青,在炎热的夏天,它依然郁郁葱葱,绿荫如盖。诗人看到这棵松树,不禁想起了自己的志向和抱负,他决心像松树一样坚定不移地追求自己的理想。他拿起笔,写下了这首赞美松树的诗。 注释:哦:吟咏。调水龙吟:指作诗,写词。 赏析:这是一首表达作者对友人思念之情的诗
注释与赏析: 1. 齐原岭上架虹梁,来往令人感意长。 - “齐原岭”指的是地名或山脉的代称,“架虹梁”形容建筑雄伟,形似彩虹横跨桥梁,常用来比喻壮丽的景象。 - “来往”指过往行人,“令人感意长”表达了这些过路之人被这壮观景象深深打动,感到心灵上的震撼和长久的情感影响。 赏析:这句诗描绘了一幅自然景观与人文情感交融的画面,通过建筑的壮观引发观者深远的感慨与思考。 2. 嗣续更期诸好事
【注释】 1. 鹅湖寺:位于江西南昌市西南。 2. 赞公房:和尚的卧室,赞公,名不详。 3. 山雨萧萧:形容细雨纷纷飘落的景象。 4. 荣辱不惊:指对名利得失毫不在意。 5. 清夜枕:清凉宁静的夜晚。 6. 四更云月吐寒光:深夜,云彩和明月交相辉映,散发出寒冷的光辉。 【赏析】 这首诗描述了诗人在鹅湖寺短暂停留的情景。首句“疲躯暂息赞公房”描写了诗人因为疲倦而暂时停留在寺庙的客房中
【注】方山:地名,在今安徽省境内。 【赏析】 “暮门斜日对寒流”,首句写景,以斜日和寒流为背景,描绘了一幅苍茫的山水图。 “一片云凝万古愁”,二句写意,以云和愁来比喻诗人的情感,表达了诗人对于时光流逝和人事无常的深深感慨。 “泉底有人呼不觉”,三句写物,以泉底人和白云为意象,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短暂和世事如梦的深刻体悟。 “白衣苍狗自悠悠”,尾句写神,以苍狗和白云为意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