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僻书难寄,官闲客亦稀。
卧听黄鸟哢,伫看白云飞。
月暗燃藜杖,风轻换葛衣。
南来才一月,无日不思归。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对诗歌综合鉴赏能力。

“路僻书难寄”的意思是:路途偏僻,书信难以寄达,表达了诗人因路途遥远而写诗寄情的无奈之情;“官闲客亦稀”,意思是:官闲无事,客人也少了,表现了诗人因官职低微而写诗寄意的孤寂之情;“卧听黄鸟哢,伫看白云飞”的意思是:卧着听着黄鹂鸣叫,站着看着白云飘飞,表达作者在静谧中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和自己的渺小;“月暗燃藜杖,风轻换葛衣”的意思是:月光昏暗时点燃藜杖,微风吹动时换洗葛衣,表现了诗人夜深人静时独自思念家乡的情感;“南来才一月,无日不思归”的意思是:南方来到已经有一个多月,没有一天不想回家乡,表达了诗人思乡念亲的感情。

【答案】

译文:

路远书难寄,官闲人也稀少。

我睡时聆听黄鹂鸣叫声,我站立着观看云朵向高处飞去。

月影朦胧我点燃藜杖,微风吹拂我更换葛衣。

我在南方已经一个月,没有哪一天不在思念家国。

赏析:

首联写自己身处异地,远离家乡、亲人,又身居高位却闲职少权,因此只能孤独地生活,内心是寂寞的,也是无奈的,用“路僻”、“官闲”两个词语概括,既写出了诗人的境遇,也点出了他内心的孤独与无奈。

颔联描写自己独处异域的所见所感。“卧听黄鸟”写自己静卧之时,侧耳倾听黄莺的啼鸣之声。“伫看”则表现出自己的一种期待、渴望之意——希望看到那自由飞翔的鸟儿。这两句通过动静结合的手法,生动地写出了诗人的内心感受。“月暗燃藜杖,风轻换葛衣。”这两句是说自己晚上点上灯,手执藜杖,借着微弱的灯光读书。因为天气寒冷,所以换了一件葛衣御寒。《诗经·小雅·鹤鸣》有“鹤鸣于九皋,声闻于天”。这里用《诗经》中的“鹤鸣”“于九洲”比喻自己的心声可以传到遥远的边陲之地。“月暗”,“风轻”都衬托出诗人心情的孤寂和苦闷。

颈联写诗人独宿山野,面对自然景观,产生了一种超然物外、遗世独立之感。“黄鸟”是古代诗歌里常用的意象,它在这里用来指代隐者、逸士。诗人听到“黄鸟”的叫声,想到自己虽然身处山林,但却不能像黄鸟那样自在、轻松。于是,他便凝神远望,希望找到一丝心灵上的慰藉。

尾联写夜深人静时,诗人独自思念家人,心中充满愁绪。“无日不思归”一句,将诗人思念家乡的情绪推向高潮。诗人在外地已经度过了整整一个年头,每天除了工作就是思念家乡,这种感情一直伴随着他的每一天,让他深感痛苦。

这首诗以抒情为主,语言清新自然,富有音乐美和画面美。整首诗情感真挚、深沉,充分体现了诗人对家乡、亲人的深深思念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