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俨
梦寐分明在碧山,涧泉深处洗尘颜。 从来只说休官易,今日谁知退亦难。 注释: - 《示骥儿·其二》是明朝时期吴俨的作品,表达了作者对官场生活的感慨和对隐居生活的喜爱。 - “梦寐分明”指的是作者的梦境非常清晰,他清楚地看到了自己在青山绿水间的生活。 - “涧泉深处”指的是作者在山水之间找到了一种超然物外的境界,如同深山中的溪流一样清澈。 - “洗尘颜”意味着通过与自然的接触,作者的心灵得到了净化
【注释】 1. 示骥儿:这是给儿子的一封信,以马为喻,勉励他勤学苦读。 2. 未尝糠覈(huò):没有尝过粗劣的食物。指生活不奢侈。 3. 体何肥:身体多么胖。 4. 空有便便腹十围:只有肚子大,却无真才实学。 5. 清瘦不胜衣:身体太瘦弱而穿不住衣服。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写给儿子的一封书信。诗中说:“但愿吾儿勤苦学,何愁清瘦不胜衣。”意思是说“希望你们勤奋学习
秋夜雨止风作 秋天的阴云刚刚散去,雨后的天空开始放晴,飒飒西风吹过,夜晚传来阵阵声音。 梦绕五云溪上路,不知身在石头城 梦中我仿佛行走在五云溪的山路上,却不知道自己正在石头城里
诗句释义: 花外莺啼声三两,坐中有人情难抑。 纵令春光已老去,仍于垂杨树下行。 译文注释: 在花园的外面,几只黄莺在啼叫,声音有两三声。坐在里面的人,被这种情景所打动,心情无法平静。尽管春天的花已经凋零,即使春天已经过去,但在这个场景中,他仍然选择在杨柳树底下行走,寻找着春天的痕迹。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春天的美丽景象,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留恋和珍视。诗人用“花落春光老”来比喻时间的流逝
注释:灵椿雕落已多时,犹记当年涧壑姿。灵椿雕落已经很久了,还记得当初山涧中的风姿。昨夜梦中真想见,分明月影过南枝。在昨天的夜晚我梦见自己见到了她,清晰的月光照耀着她的南枝。赏析:诗人用灵椿和明月比喻女子,用涧壑和南枝比喻女子的清丽和高洁。整首诗充满了对女子深深的怀念之情
【注释】 海云:唐人称女子美曰“海云”。又以“云”字为美人的代称。此句意指诗人之妻,即海云。 赤鸡:《左传·定公三年》载:鲁定公与宋元公在陈灵公处宴乐,宋元公问:“何以娱我?”对曰:“愿赋《硕鼠》、《二子乘舟》,大夫何辱?”赋毕,公曰:“若何?余有嘉宾,鼓瑟鼓琴。”宋公说:“若是者,君固为乐,臣固慢。”遂去。 差小:形容身材小巧、娇小。 复戏题一绝:又作一诗来玩味。 绛(dàng)帻(zé)
【注释】 菊丛东畔:菊花丛中,在东边。石阑西:指栏杆在西边。 素:白色的。天然:自然形成的。不染泥:不沾污泥。 玉漏:指玉制的计时器。漏未残,指尚未到深夜。 天未晓:指天色还未亮。 莫教:不要。轻易:随便、轻率。草间:草丛之中。 啼:鸟叫声。 【译文】 菊花丛中东边的石栏西面,白鸡的颜色天生洁白可爱。 玉制的计时器还没有滴尽时间,天空还没有亮透。千万不要把它随意丢在草丛中,让它随便啼叫。
【注释】 红:荷花的别称,因花瓣呈红色,故称。南威、西子:传说中春秋时越国大夫范蠡的妻子西施和越王勾践的爱人郑旦。她们都是绝代佳人,被并称为“二美”。 【赏析】 这首诗写的是雨天赏荷,但又不是单纯的写景,而是以花比人,把荷花拟人化了,赋予了它人的特征。前句写莲池中红白莲花竞相开放,花影参差地投射在酒杯里。后句写雨中荷花仿佛是天上人间的绝色佳丽,与天上的南威、西子联袂而来。此诗虽无一“雨”字
这首诗的格式要求是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下面是逐句释义: 1. 虚堂落笔鬼神惊 - "虚堂"是指一个没有实际内容或目的的空间,通常用于表达某种虚无或空泛的状态。"落笔"则意味着写下文字或动作。"鬼神惊"描绘了一种超乎寻常的反应,可能是因为文字中蕴含了深刻或强烈的含义,使得鬼神都感到震惊。 2. 生縳龙蛇卧素屏 -
【注释】 1. 西洴溪:在今江苏吴县西南,太湖之滨。 2.季子:春秋时吴国公子季札(字季子),曾出使鲁、齐、宋等国。 3.锦做堆:指花朵盛开,如锦绣般绚丽。 4.花笑主人:荷花以它的高洁而被人喜爱;而主人因过于俗气而不能欣赏它,因而觉得可笑。 5.何太俗:为什么过于平凡庸俗。 6.将起未归来:秋风已开始刮了,但主人还没有回来。 【赏析】 《雨中与沈克寅赏莲二绝·其二》是南宋诗人杨万里的组诗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