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丛东畔石阑西,素质天然不染泥。
玉漏未残天未晓,莫教轻易草间啼。

【注释】

菊丛东畔:菊花丛中,在东边。石阑西:指栏杆在西边。

素:白色的。天然:自然形成的。不染泥:不沾污泥。

玉漏:指玉制的计时器。漏未残,指尚未到深夜。

天未晓:指天色还未亮。

莫教:不要。轻易:随便、轻率。草间:草丛之中。

啼:鸟叫声。

【译文】

菊花丛中东边的石栏西面,白鸡的颜色天生洁白可爱。

玉制的计时器还没有滴尽时间,天空还没有亮透。千万不要把它随意丢在草丛中,让它随便啼叫。

【赏析】

这首诗是汪元量在南宋亡国后,被元世祖召见的时所作。当时汪元量正在狱中,他写这首诗来告诫别人,不要像自己一样,被俘获后轻易地被放逐或抛弃,而要洁身自好,保持节操。诗中赞美了白色鸡的美丽,同时用“不染泥”比喻自己不受外界污染。

诗的前两句描绘的是一幅宁静的图景。在菊花丛中,有一座石栏,那是诗人曾经欣赏过的美景。然而,现在诗人看到的却是一片萧瑟的景象。白色的鸡儿在菊丛之中,它们纯洁无瑕,美丽动人。这种美是自然的,没有受到一点污染。这两句诗以景衬情,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渴望。

后两句则是诗人的肺腑之言。他希望人们不要像他一样,在被俘虏之后,就失去了自我,变得颓废不堪。他提醒人们,不要让那些美丽的鸟儿在草丛中自由自在地啼叫,而是要珍惜自己的美好年华,坚守自己的节操。这种情感是深沉的,也是真挚的。它表达了诗人对于国家和民族的深深眷恋,也表达了他对人生和命运的深深思考。

这首诗语言简洁明快,意境深远。它通过对白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渴望;通过告诫人们的言辞,传达了诗人对于坚守节操的坚定信念。这是一首具有深刻内涵的作品,值得我们细细品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