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燮
【注释】 石门:指吴地的石门戍。 霸业三吴尽,金鹅水尚趋:霸业已尽,金鹅水仍在奔流。 荒罾悬驿柳,饥马齧城芜:荒废的渔网挂在驿站旁的柳树上,饥饿的战马啃食着城墙边的土地。 西荡屯营撤,东溟去鸟孤:西边的营帐被拆毁,东边的大海中飞鸟成群。 风潮忽催夕,寒碧飒烟蒲:突然的风潮催促着傍晚的到来,寒冷的碧色在烟雾中飒飒作响。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吴地军事失利后荒凉景象的诗。首联“霸业三吴尽
诗句释义与赏析: 1. 寒垆 (hán lú): 这是指一个寒冷的地方或场所,可能是诗人居住或工作的地方。在这里,“垆”字可能象征着一种生活的态度或环境,暗示了作者在艰难环境中依然坚韧不拔。 2. 避冷垂毡幕 (bì lěng chuí shān mù): 描述在寒冷的环境中采取的措施。这里“毡幕”指的是用羊毛制成的帐篷或帷幕,用来抵御严寒。 3. 愁眠看絮衾 (chóu miē kàn
```plain 宿践山难转,重门海共深。 旧恩惟断珥,积泪在疏衾。 短烛云邀梦,高天月照心。 早知成永诀,还寄白头吟。 ``` 赏析: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内心复杂的情感世界。首句“宿践山难转”,表达了诗人对于旅途艰难的感受,暗示了内心的不安和忧虑。次句“重门海共深”,则进一步强调了环境的恶劣和个人处境的孤立无援。这种描述加深了读者对诗人心境的理解
逐句释义: 1. 溯春词六章 其五: - “溯春”可能指回望春天,或者追溯春天的词汇。 - “词六章”可能是诗的章节数,也可能指的是六种类型的诗句。 - “其五”表示这是第五个章节。 2. 悔向罗敷陌: - “罗敷”是中国古代的一个美女名字,这里可能指的是罗敷的故事或形象。 - “陌”在这里可能是道路的意思,表示作者曾走过这条街道。 3. 来吟崔护诗: - “崔护”可能是唐代诗人
【注释】: “十二曲琼钩,文梁燕楼”:指代了燕子楼。燕子楼在今江苏南京,为唐诗人韩翃和唐代歌妓关盼盼的合居之所,故以燕子楼代指。“十二曲”是虚数,形容其楼阁之多,“文梁”即彩饰的屋梁。 “晓情延水弱”:指燕子楼春日景色。“晓情”指清晨的景色;“延”,延长、延续;“弱”指柔弱、柔和,这里用来形容水势的柔缓。 “春语狎烟柔”:指燕子楼春日景色。“春语”指春意盎然的言语;“狎”即亲近
注释: 1. 美人双玉玦,素女九张机。 注释:美人手持双玉玦,素女手中九张织布机。 2. 相望帘栊密,潜听笑语稀。 注释:她们相望在帘栊之间,声音稀少。 3. 晨星窥䧿梦,秋月冻荷衣。 注释:晨星窥视着她们的梦境,秋月冻结了荷叶的衣服。 4. 扫阁寻残舄,苔花上襻肥。 注释:清扫阁楼寻找遗失的鞋子,苔藓上的花使脚踝变胖。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美人与素女之间的深情厚谊
柯亭 天地几知音,山阳感忽深。 注释:天地间有几人能理解我的心情呢?我对山阳的感慨又如此深厚。 丛林惟翠积,静夜只猿吟。 注释:丛林间只有绿色的树叶积累,静夜里只有猿猴的叫声回荡。 我亦抱虚节,中郎空古今。 注释:我也怀抱着高尚的节操,中郎(指诸葛亮)却无法超越时空的局限。 倚舷一长叹,明月满高岑。 注释:我倚靠在船的栏杆上长声叹息,明亮的月光照亮了高高的山岭
【注释】 鸦:乌鸦。 落日下平皋:夕阳落在平地的山岗上。 风寒古木号:寒冷的风吹过古树,发出悲怆的声音。 云阵黑初高:乌云密布,天色昏暗,刚刚出现。 杨柳悲春梦:杨柳在春天里生长,现在春天过去了,它们也在悲伤。 关河苦冻毛:黄河两岸的河水因严寒而结冰,被冻住的鱼也难以生存。 烟芜荒已尽:烟雾笼罩的土地已经完全荒芜。 城濠:城壕,城墙下面的护城河。 【译文】 夕阳落在平地的山岗上
寒灯 十载诗书味,凄凉付尔怜。 深宵愁易烬,苦守又残年。 霜气逼无焰,人心枯到禅。 拥裘看独影,徙倚怯迟眠。 注释: - 十载诗书味:十年来积累的文学和学问的韵味。 - 凄凉付尔怜:孤独寂寞的感觉仿佛被你(指灯)所同情。 - 深宵:深夜。 - 苦守:坚持守候。 - 霜气逼无焰:寒冷的天气使得灯火无法燃烧。 - 人心枯到禅:内心的枯竭如同到了禅宗的境界。 - 拥裘看独影:抱着披风(保暖用的衣物)
诗句释义 1 “丰碑人不识”:这句话表达了一种对历史人物或功绩的遗忘和忽视。丰碑,通常指的是历史上著名的英雄或伟大成就的象征,但在这里它被用来比喻那些已经逝去的英雄或伟大的成就。"人不识"则意味着这些丰碑被人所遗忘,没有得到应有的认知和纪念。 2. “寒色满泉台”:这里的“寒色”可能指的是一种凄凉、冷清的感觉,与“泉台”结合,可能是指某个地方或场所因为失去了昔日的繁华而变得荒凉、冷清。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