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顺鼎
宝刀未斩郅支头,惭愧炎荒此系舟。 泛海零丁文信国,渡泸兵甲武乡侯。 偶因射虎随飞将,苦对盘鸢忆少游。 马革倘能归故里,招魂应向日南州。 逐句释义: 1. 宝刀未斩郅支头,惭愧炎荒此系舟。 - "宝刀":比喻英勇的武器或人物。 - "未斩":没有斩杀。 - "郅支":古代匈奴部落之一。 - "惭愧":感到羞愧。 - "炎荒":指边远、荒凉的地方。 - "此":指自己(作者)。 - "系舟"
【解析】 本首诗是一首写景的七言绝句,全诗通过对南方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南方生活的向往之情。 海录虞衡览物华,南方卑湿过长沙。 注释:海中记录《虞衡志》来观察各地的物产。南方潮湿得过分像长沙一样了。 钩辀格磔人如鸟,答遝离支果胜花。 注释:用曲辕车拉的车子车轮和马笼头都像鸟的外形。答遝离支就是龙舌兰,比牡丹开得早,所以称为“果胜花”。 日暖炎洲无翡翠,雨昏瘴窟有龙蛇。 注释
浪泊炎风跕跕鸢,书生翻作马文渊。 零丁洋外疑无地,大甲溪边别有天。 注释:浪泊炎风跕跕鸢,这里指的是浪迹江湖的书生,他们如同风筝一样飘荡不定。书生在这里被比作翻作马文渊,可能是在讽刺书生没有实际能力,却妄想像马一样驰骋江湖。零丁洋外疑无地,零丁洋是今香港九龙东面的一个海湾,这里暗示着书生在外漂泊时的无助和孤独。大甲溪边别有天,大甲溪是今天的淡水河一段,位于台北县新店市大屯山区
和氅云见赠 诗篇李峤真才子,飞鹤横汾感慨多。 闽海泪枯唐日月,燕云心死宋山河。 赤眉故国通天表,青眼高楼斫地歌。 二百馀年应有此,先皇雨露在菁莪。 【注释】 和氅云:指和氅的《和峤见赠诗》。 李峤(qiáo):唐代诗人,字巨山,赵州赞皇人。官至太子少傅、司礼中大夫。峤以才学知名于时,有集十卷。 飞鹤:这里指杜甫的名句:“飞鸟相与还”。 横汾:即“汾河”,黄河支流。 闽海:今福建一带的海洋。
海天孤岛瘴云阴,灰灭田横一寸心。 南国荪荃忍终古,西山薇蕨到于今。 黄图九夏安危局,青史千秋得失林。 死作阎罗生柱国,笑他无福比韩擒。 注释:海天孤岛(指南海诸岛),瘴云阴(瘴气笼罩的乌云),灰灭田横(比喻田横被消灭) 南国(指南方地区)荪荃(美玉),忍终古(忍受了很长时间) 黄图(指南朝的历史),九夏(指夏天)安危局(指国家政权的安全或危险),青史(指史书)得失林(指战争的胜败)
诗句解析与译文: 1. 田横岛上此臣民,不负天家二百春。 注释:指的可能是田横岛的历史人物,如战国时期齐国的忠臣田横。"天家"可能是指皇室或朝廷。"二百春"表示岁月悠长。 译文:在田横岛上,我作为这片土地上的臣民,不会辜负朝廷给予的两千年荣光。 2. 中露微君黎望卫,下泉无伯桧思郇。 注释:"中露"可能是指太阳照耀下的露水,象征光明。"微君"可能指对君主的敬仰或忠诚
寓台咏怀 延平祠庙郁岧峣,割据英雄气未消。 见说杜鹃啼蜀帝,不妨桀犬吠唐尧。 廿年赐姓空开国,再世降王已入朝。 十二银山掀鹿耳,精灵犹作伍胥潮。 诗句释义与赏析: 1. 延平祠庙: - “延平祠庙”指的是位于台湾的延平郡王府,是清朝时期福建人郑成功在台湾建立的政权的象征。郑成功在此建立政权,并称霸一方。 - “郁岧峣”形容其建筑雄伟壮丽,历史悠久。 2. 割据英雄气未消: -
【注释】走南:指游历南方。走北:指游历北方。意如狂:心情极为狂放。冲暑冲寒:指在炎热或寒冷中度过。只自伤:只为自己忧伤。春露秋霜:春天的露水,秋天的霜。悲故国:悲伤自己的国家。炎风朔雪:炎热的风和寒冷的雪。天王:这里指帝王。胭脂:胭脂红,古代一种鲜艳的颜色,这里比喻繁华。坐令:竟然使……。输胡地:使……输给了外国。翡翠:翡翠和翠鸟羽毛制成的首饰。何曾:哪里曾。赚越装:欺骗、蒙蔽。死生难自了
别台咏怀 炎荒十日小盘桓,皂帽依然返幼安。 照汗青诗文渡海,满江红曲岳凭阑。 遑求泽国持龙节,颇负边人望豸冠。 犹有伏波横海志,书生戎服一登坛。 注释: (1)炎荒:这里指边荒之地。十日:十天的时间。小盘桓:稍微停留一下。 (2)皂帽:黑色的帽子。依然:仍然,依旧。返幼安:回到过去曾经居住过的地方。 (3)照汗青:形容诗文流传千古,照耀史册。诗文渡海:诗文传遍四海。 (4)满江红:一种歌曲名。曲
题林氅云郎中诗卷兼讽林时甫卿使 即论诗思已清新,肝胆轮囷更可珍。 蹈海鲁连原志士,输边卜式亦名臣。 两河忠义难忘宋,三户英雄好灭秦。 忍令梓乡成异域,回天终望主兼宾。 注释: 即论诗思已清新,肝胆轮囷更可珍。 指林氅云的诗歌已经清新脱俗,其忠诚和正直的品质值得珍视。 蹈海鲁连原志士,输边卜式亦名臣。 指鲁仲连(战国人)曾经从海上蹈入敌境,表达自己对国家大义的坚持;卜式(汉)曾经在边境上输粮给朝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