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顺鼎
题林氅云郎中诗卷兼讽林时甫卿使 即论诗思已清新,肝胆轮囷更可珍。 蹈海鲁连原志士,输边卜式亦名臣。 两河忠义难忘宋,三户英雄好灭秦。 忍令梓乡成异域,回天终望主兼宾。 注释: 即论诗思已清新,肝胆轮囷更可珍。 指林氅云的诗歌已经清新脱俗,其忠诚和正直的品质值得珍视。 蹈海鲁连原志士,输边卜式亦名臣。 指鲁仲连(战国人)曾经从海上蹈入敌境,表达自己对国家大义的坚持;卜式(汉)曾经在边境上输粮给朝廷
【解析】 此诗是一首咏史诗,诗人在寓所台上遥望玉门关,想到自己远谪他乡,不免感慨系之。首联写自己远谪他乡,心绪难平。颔联用典抒发思乡之情,颈联抒发亡国之痛和对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担忧。尾联表达了自己壮志难酬、报国无门的苦痛。 【答案】 译文: 你从何处可以看见玉门关外的景象?恍惚之中我竟然长辞了人世,天与地之间相隔万里。 黄耳马传递音书隔绝了人海,红毛衣服的蕃人共云山。
诗句解析与译文: 1. 墨绖麻衣岁两更,空悲万里请长缨。 - 注释:墨绖(黑色的丧带)和麻衣指的是哀悼和悲伤的状态,"岁两更"意味着一年两次的变化。"万里"暗示着遥远的地方。"请长缨"表示请求或期望能够得到长远的援手。 - 译文:戴着黑色丧带穿着麻布衣服,每年都有两次哀悼,空自悲哀远在他乡寻求帮助。 2. 蛮烟瘴雨添行色,海水天风和哭声。 - 注释:蛮烟瘴雨是指南方的瘴气和恶劣天气
【诗句释义】 九江英布听随何,六郡任嚣教尉佗。 万里桥边一杯酒,三垂冈下百年歌。 深州未出牛元翼,浪泊难归马伏波。 回首鸦军斜日远,风云无计起沙陀。 注释:九江英布——指汉初名将英布;随何——汉初辩士,曾劝楚项王立韩信为将。 任嚣教尉佗——任嚣、尉佗都是秦朝末年岭南的豪强,后来归顺西汉。 万里桥——即长江西陵峡口的石桥。 三垂冈——在江陵北,是长江三峡之一。 牛元翼——唐宪宗时宰相牛僧孺之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韩愈所作的一首送别诗。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解析: 1. 使越何曾计橐资,远游心事楚骚知。 - 注释:“使越”指的是前往越南(古代称为越国)。“何曾”在这里可能是作者的朋友或同僚,而“计囊资”可能是指携带的财物。“远游心事”则表达了作者想要远离家乡去旅行的心情。“楚骚”是中国古代的一种诗歌形式,这里可能指代屈原的作品。“知”在这里表示理解、知晓。 - 赏析
续别台咏怀 十二连山拥白银,水晶宫阙与为邻。 鳌腾轴底思掀地,龙入窗中欲攫人。 水立九天云四海,风乘万里日三神。 临渊翻洒垂堂泪,虮虱从何有此身。 注释: 1. 十二连山拥白银:形容山脉连绵,山峰如银,仿佛是银色的屏障环绕着。 2. 水晶宫阙与为邻:比喻皇宫宫殿晶莹剔透,如同水晶般美丽。 3. 鳌腾轴底思掀地:指巨大的鳌(古代神话中的生物,象征力量)在转动时,仿佛能掀起大地。 4.
诗句解析与译文: - "渌水蜿虹影动摇" —— 描述渌水(可能指清澈的水面)上的彩虹倒影在波纹中摇曳。 - "襟边冷籁散亭皋" —— 形容清风拂过面颊,带来一种凉爽的感觉,仿佛是远处传来的笛声飘散在亭台之上。 - "诸天鬓色吹神雨" —— 形容天空中的云彩如同天上的鬓发被神仙的神雨滋润般美丽。 - "一壑琴声送海涛" —— 描绘了峡谷中回荡着如海潮般的琴声,似乎在送别大海的涛声。 -
将自唐山赴台湾同人赋诗赠行因和杨德甫兵部韵留别 难向重华达片言,皋陶不下问沈冤。 游魂八极身为辔,衔恨千龄口似鞬。 肯让秦人剪鹑首,欲回周纪次天鼋。 寸心自比夔江石,那信东吴未可吞。 注释解析 第一句 “难向重华达片言” - 重华:指舜帝,这里代指理想或理想中的状态或人物。 - 达片言:表达无法实现或接近某种状态。 - 皋陶:古代司法官,此处暗示正义或公平。 - 不下问沈冤
【注释】 鼠端:指老鼠。鼠端持两技,比喻人只能掌握两种技能,终将穷尽。 兔窟:指兔子的洞府,比喻人的谋划和计谋,枉工:徒费工力。 黄屋:指皇帝的车子。效椎髻:指皇帝戴冠,表示谦卑。 乌江:指项羽。渡重瞳:指刘邦。 蜃楼:指海市蜃楼。蜃楼人物,形容人的才能和本领。蚁国:指蚂蚁国的臣民,比喻渺小的人。衣冠梦:指功名利禄。形才具:指才能和本领。 颓波:指败亡的潮流。谁为挽:谁能够挽救颓势。 苍穹
【注释】: 1. 海阔天空:意谓天地广大,任凭自己遭遇。 2. 五两风轻双鸟羽,三千水弱一鸿毛:比喻自己像羽毛那样轻盈。 3. 南窗朱鸟贻书札,东国青童畏佩刀:指诗人在南方时得到皇帝的书信,在东方时受到朝廷重用。 4. 为念君亲思效死,渡泸往复不辞劳:意为我想起你和亲人,想为你效力,不怕辛劳。 【赏析】: 《别台咏怀》是唐代著名诗人李白的一首七言律诗。诗中以“海阔天高”、“五两风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