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秉忠
注释:我家乡的山峦在千里之外,现在都映入了我的眼帘,天空广阔无边,明月高悬似钩。我写完了一本书,秋风之夜,孤独地倚立在楼前。 赏析:本诗描绘了自己身处异地、思念家乡的心情。首句“千里家山入寸眸”,用夸张手法,形容自己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就像眼前有千里之遥。第二句,“碧天无际月横钩”,以广阔的视野描写月光照耀下的景色,表现诗人内心的宽广和深沉。第三句,“书成得得秋风夜,一线微鸿独倚楼”
读遗山诗四首 赏析北里笙歌南邻门巷 1. 北里笙歌劝酒杯,南邻门巷冷如灰。 北里的笙歌声声,劝人饮酒畅怀;而南边的门巷却显得寒冷荒凉。 2. 秋风万里方摇落,叫杀孤鸿春不回。 秋天的风席卷大地,落叶纷飞,孤雁悲鸣;春天到来时,它们不再回来。 诗句注释与赏析 - 北里笙歌劝酒杯:北里是古代地名,此处指北方繁华之地。笙歌指的是笙乐之声,常用来比喻热闹欢快的场景。劝酒杯暗示着人们在欢乐中相互劝饮
诗句 海棠微露湿胭脂,杨柳轻风弄碧丝。 一片春光都是恨,佳人睡起倚楼时。 译文 海棠花微微露出一点水珠,像是涂抹了胭脂一样;杨柳在春风中摇曳,仿佛在玩弄碧绿的丝带。春天的气息充满了整个画面,但似乎总带着一丝遗憾和哀愁,仿佛是美人醒来靠在楼上眺望远方时的叹息。 注释 1. 海棠:又称“海棠花”、“海棠果”、“海棠树”,属于蔷薇科、木瓜属的落叶灌木或小乔木,花朵艳丽,果实多汁可食
【注释】 晴望:晴朗的天气里远眺。楼头:指高处,此处指高楼之上。凝眺:凝视远眺。长看:常看。水附堤:水边靠近河岸。双双:一对对。衔:衔泥筑巢。凤凰城里:古时以凤为瑞鸟,这里指京城。落花泥:落花堆积在泥土上。 【译文】 楼头眺望着晴朗的天空,山色和流水总是那么地相依相恋。燕子一对对的衔泥筑巢,却总也衔遍了整片天空。凤凰城里,落花堆积在泥土上。 【赏析】
【诗句释义】 1. 溪上:在溪边。 2. 芦花远映钓舟行:芦花随着水流摇曳,远处的渔舟在芦苇中穿行。 3. 渔笛时闻三两声:时而听到渔船上的笛声,声音细微,只有两三声。 4. 一阵西风吹雨散:一阵西风吹来,将雨吹散,水面恢复了平静。 5. 夕阳还在水边明:夕阳依旧在水面上闪烁,美丽如画。 【译文】 在溪边,芦花随风摇曳,远处的渔舟在芦苇中穿行;时而传来渔船上的笛声,声音微弱,只有两三声
【注释】 ①读遗山诗四首:指元遗山的《读陆放翁诗四首》。遗山,即元好问。这首诗是他读陆游诗后的感想。②剑气从教犯斗牛:意谓诗人的剑气直冲斗牛(指北斗七星),形容其豪迈、壮烈。③百川横放海难收:意为诗人胸怀壮志,像百川汇入大海一样,浩浩荡荡,无边无际,不能容纳。④凝滞:凝固不动。⑤银河一派流:指诗人的诗歌如同银河般浩瀚奔流。⑥九天:天上最高处,这里比喻高远的理想境界。⑦更看:再看,指再次观赏。
这首诗描述了一幅生动的驼车运输图,展现了古代驼队行进时的场景。下面是逐句的解释和赏析: 1. 驼顶丁当响巨铃,万车轧轧一齐鸣 - 驼顶丁当响巨铃:描述了驼队的壮观景象,驼背上挂着的大铃铛发出清脆的声音,与驼铃声相呼应。 - 万车轧轧一齐鸣:描绘了众多车辆齐头并进,发出的声响如同雷鸣,表达了场面的宏大和紧张气氛。 2. 当年不离沙陀地,辗断金原鼓笛声 - 当年不离沙陀地
【注释】 新开牡丹:即“新开花的牡丹”。 三月还:指三月时,桃花还未凋谢。 镜中看:比喻牡丹花如镜中花,美丽但虚幻。 东风也逐情浓处:形容春风也随着牡丹花开而变得温暖和煦。 吹落桃花放牡丹:形容春天来临,万物复苏的景象。 【赏析】 此诗写牡丹花盛开的情景,通过春光明媚、百花斗艳的意象,展现了牡丹花的美丽。首句“四月新来三月还”,描绘了牡丹花刚刚盛开的季节,同时暗示了季节的更迭与变化
注释:小溪里的水清澈见底,颜色如碧玉般晶莹。整日都忘记机巧与世争,羡慕那些在白鸥中自由飞翔的鸟儿。两岸的桃花在春天的景色中盛开,或许能容下一个钓鱼船。 赏析:诗人描绘了一幅宁静祥和的春日画面。小溪清澈透明,如同碧玉一般,整日都没有忘却机巧和世事,羡慕着那自由的白鸥。两岸的桃花盛开,春意盎然,给人一种宁静、和谐的感觉。可能在这里,诗人想要表达的是他对自然的向往和对生活的热爱。同时
注释: 暮春:春天的末尾。 百花:指各种花。 眼底乱飘零:眼中看到,心里感到,百花纷纷落下。 绿满池塘草又生:池水已经干枯了,但是草丛又重新生长出来。 绝色海棠春也妒,况他风雨本无情:绝色海棠在春天也会嫉妒,何况它本身就是无情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暮春时节的景象,通过描绘百花、池塘、草木等元素,表达了诗人对春天逝去的感慨和对大自然生命力的赞叹。 首句“百花眼底乱飘零”,描绘了春天末的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