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秉忠
【诗句释义】 过天井关,其三。 青楼歌舞碧城春,王谢风流日斗新:指洛阳的王家、谢家两家族的子弟们在青楼中寻欢作乐,他们的风采如同春天一样美丽动人;他们的风流才情每日都在更新变化。 洛下残花犹殢客,璠间馀酒也狂人:指洛阳城中残留的花朵依然吸引着客人驻足欣赏,而诗人在宴会上喝得微醺,也表现出一种狂放不羁的性格。 无田易佩苏秦印,有扇难遮庾亮尘:意指没有田地的人可以轻易得到苏秦那样的官印
过天井关 其二 注释: ①树锁苍烟:树木被烟雾笼罩。 ②白鸟鸣:白色的鸟在叫。 ③春风花满凤凰城:春风中,满城的花朵盛开。 ④无才难料人间事:没有才能的人很难预料世间的事情。 ⑤有酒何求纸上名:有了酒,何必追求名声上的荣耀? ⑥分别是非谁得正:什么是对什么是错,谁能得到正确的评判呢? ⑦摩挲今古自宜平:轻轻地抚摸着古代和现代的事物,应该使它们保持平衡。 ⑧闲愁枉压眉头重
诗句释义与译文: 第1句:亭帐 - 解释:亭帐,即亭子和帐篷。在古代,亭子是供人休息或观景的地方,而帐篷则是一种临时搭建的住所或防御设施。 - 译文:草色如波照碧空,新开一朵玉芙蓉。 第2句:雄风吹断襄王梦 - 解释:襄王,指楚怀王。这句诗描绘了一幅雄风浩荡的画面,仿佛狂风能够吹断襄王的梦境。 - 译文:雄风吹断襄王梦,高卷巫山十二峰。 第3句:高卷 - 解释:高卷
【注释】 焚胜梅香:指烧香,燃梅。 小檠(qíng)釭(gāng):灯芯,灯罩。 翠幢:形容青烟缭绕的景色。 檐外:屋檐外。 杏花:一种植物名,这里代指春天。 素月:淡白色的月光。 【赏析】 此诗是写春夜思妇之情。上句写室内之景:春风拂熄了灯火,吹灭了小灯,炉中的香也燃尽了,于是梦中惊醒,见窗外的月亮高挂,犹如翠烟缭绕;下句写室外之景:屋檐外有一株杏树,枝头盛开着洁白的梅花。“窗”字承上启下
【赏析】 这是一首写夜宿客店的诗。首句是说客馆里空寂无人,只有飞萤在窗户上明灭闪烁。次句是说楼头鼓角声声,把风声都吹断了。末两句是说漏壶滴漏第一声响彻客舍。全诗写景清冷,抒情凄清,有一股冷意透出纸背,读来令人感到寒颤。 客馆萧条动客情,飞萤个个傍窗明。 客馆荒凉,人迹罕至,所以显得十分清冷孤寂。“动客情”三字,既写出了诗人因旅途劳顿而产生的孤寂之情,也写出了客馆的荒凉冷落
注释: 春天刚刚到来,三月的南国草木开始生长,池塘里落花和飞絮弥漫。东君也怜惜天涯客,让春光尽情洒向边墙之外。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春天景色的诗。首句“三月南州草木长”,点明时节,说明已是春天,草木开始生长,生机盎然。接着以“落花飞絮满池塘”来描绘春天的景致。落花和飞絮都是春天的象征,象征着生命的结束和新的开始。这两句诗通过对春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生命力顽强、生生不息的赞美之情。
注释:荒废了的天地,万物都消失了,只有诗人感慨万千。两鬓已经变得花白,秋天的风吹过黄河,我又一次来到了东胜。 赏析:这首诗是杜甫的《东征》。诗中表达了诗人在旅途中所感受到的孤独、寂寞和无奈。同时,也表达了他对国家的忧虑和关切之情
【注释】 ①天井关:在山西省太行山中,是晋、冀两省的分界。 ②九州:指中国。 ③一堑:指长城。 ④王霸:指春秋战国时期的争霸战争。 ⑤英雄鏖战:指战国时秦国与六国的战争。 ⑥华阳春草:指春天的花草。 ⑦汗马:指征战沙场。 【赏析】 《过天井关其一》是明末清初诗人吴伟业的作品。此诗前四句写景,后四句抒情,以雄浑壮阔的笔调,抒写了作者对祖国山河的热爱。首联“云冷风高”总领全篇,点出天气之寒
【注释】天井关:地名。冬末春初,蛰虫惊起,雷声震天。旅亭:旅店。二月余寒:指农历二月的寒气。沧浪:沧江、沧水。洗烟雨:洗去烟云雨雾,形容景色优美。汩罗江:即汨罗江,发源于湖南岳阳市平江县,流经湖北境内,入洞庭湖。楚山:指屈原投江的地方。 【译文】冬末春初,蛰虫惊起,雷声震天。二月余寒犹存,旅亭人还未能回家。待船的人想与同济共济,而沽酒的人家却已独自清醒。一曲沧浪洗尽了烟雨,汩罗江上楚山青翠。
【注释】天井关:山名,在今江西。东君:指春神。号令:指春神的旨意。阳和:阳光和煦。白玉花残:比喻梅花已凋谢。过腊:过了腊月,即春天。黄金条嫩柳:比喻柳叶初长。回春:指春天来临。湘浦:湘江之滨,古地,在今江西。淹客:留客。皇州:京都,指京城长安。莺啭皇州:形容鸟语喧闹。海棠:这里比喻春天。睡杀:把人睡得熟极了。吹不醒:春风使人陶醉到忘记一切的程度。 【赏析】此诗写春天景色。首句“东君号令忽传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