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尧俞
注释: 1. 一别都门十六霜:指离别京城已经过了十六天。一别,离别;都门,指京城长安;霜,比喻时光飞逝。 2. 重来人识老春坊:指再次来到京城,人们已经认出他是老熟人了。春坊,指翰林院;识,认识;老,指曾经的翰林学士。 3. 词林旧例呼前辈:指在文人词坛中,称呼前辈学者的习惯。词林,指文坛;呼前辈,指称颂或呼唤前辈学者。 4. 兰省新衔进左堂
一径隔流水,沿洄到寺门。 瓢分香积供,榻借给孤园。 山雨来花气,松风断鸟言。 淹留未遽返,暝色下高原。
落日枫亭驿,秋风荔子园。 人烟山外尽,渔榜夜深喧。 地迥潮当寺,僧闲月到门。 群贤方竖义,吾意已忘言。
共来修禊事,及此送君行。 花雨林间散,蘋风池上轻。 酒携何次道,歌借米嘉荣。 解作阳关叠,休赓第四声。
寒泉凝碧甃,一酌冷人心。 素绠无妨短,银床半欲沉。 畦渟鱼藻入,林影鸟巢深。 偶值堤边叟,悠然似汉阴。
良辰维上巳,选胜遵水侧。 灌木翳繁阴,原畴免登陟。 长川羡游鳞,高云睇归翼。 羽觞催莫停,阳乌渐西匿。
暮春命巾车,言憩青溪涘。 徘徊芳树林,夕阳已在水。 东望穷扶桑,波涛荡地纪。 日月互吐吞,云霞幻奇诡。 天吴昼不发,珠母宵疑徙。 岛屿急楼船,春畴闲耒耜。 鲸浪几时平,渔歌处处起
林尧俞是明代著名的诗人,字咨伯,莆田人,明朝万历十七年(1589年)进士。他的作品以其深沉的情感和独特的艺术风格著称。 林尧俞的诗歌作品数量较少,但每一篇几乎都蕴含了深厚的情感与哲理。他的诗作不仅在艺术性上得到了认可,更在思想性和哲理性上展现出其独特的见解。《林宗伯见示春曹即事诗依韵奉答》这首诗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这首诗描绘了立秋时节特有的自然景象与内心情感
林尧俞是明代著名的诗人,字咨伯,莆田人,明朝万历十七年(1589年)进士。他的作品以其深沉的情感和独特的艺术风格著称。 林尧俞的诗歌作品数量较少,但每一篇几乎都蕴含了深厚的情感与哲理。他的诗作不仅在艺术性上得到了认可,更在思想性和哲理性上展现出其独特的见解。《林宗伯见示春曹即事诗依韵奉答》这首诗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这首诗描绘了立秋时节特有的自然景象与内心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