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维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及赏析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然后根据题目的提示逐句翻译,最后写出重点词组或词语的赏析。 “明月双溪水,清风八咏楼”意思是:明亮的月光映照着清澈的溪水,清爽的微风吹过八咏楼。此联中“双溪”“八咏”,是点明地点,交代送别的地点;“明月”“清风”是借景抒情,渲染气氛
注释:相里使君的宅邸中,澄上人吹奏小管乐器。秦僧吹竹声闭住了秋天的城关,早在梨园称主情。今夜在襄阳山的太守府,座中流泪听商声。 赏析: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益的《送僧澄上人归江陵》。诗中描绘了一幅清幽宁静的画面:澄上人在秋夜吹奏小管乐器,声音清脆婉转;而秦僧则吹竹声闭住了秋天的城关,更显得幽深静寂;襄阳山的太守在座中流泪,是因为听到了澄上人的笛声而感动。整首诗以清幽宁静的环境为背景,通过描绘澄上人
【注释】 江南:泛指长江以南的地方。季春:春季的末月,即暮春。莼(chún)叶细如弦:用“莼菜”比喻嫩芽,用“细如弦”来形容其纤细。池边草作径:池塘边的草地像小路一样蜿蜒曲折。湖上叶如船:湖上的树叶像小船。 【赏析】 《江南曲》是北周民歌,内容十分丰富。此诗写江南春天景色。首句点明地点,次句写江南初春时,江水暖流,莼菜长出嫩芽,形细如丝;第三句写岸边的草丛像小道一般,四围环绕
这首诗的原文如下: 宿天竺寺 方外主人名道林,怕将水月净身心。 居然对我说无我,寂历山深将夜深。 注释与赏析: - 方外主人名道林:这里的“名道林”可能指的是一位隐居的僧人,他被称为“方外主人”。 - 怕将水月净身心:这里用水月来比喻佛教的空性观念,认为通过修行可以净化心灵和身体。 - 居然对我说无我:这里的“无我”是佛教中的般若思想,认为一切事物都没有自性,即“无自性”。 - 寂历山深将夜深
酬普选二上人期相会见寄本意宿东林,因听子贱琴。 遥知大小朗,已断去来心。 夜静溪声近,庭寒月色深。 宁知尘外意,定后便成吟。 注释: 1. 酬普选二上人期相会见寄:这是一首赠给普选中两位上人的诗,表达了诗人对这两位上人的期待和祝愿。 2. 本意宿东林:原本的意图是在东林寺住宿。 3. 因听子贱琴:因为听到了子贱的琴声。子贱是春秋时代鲁国人,以善弹琴著称。 4. 遥知大小朗:虽然隔着很远的距离
注释: 1. 弘偃少:指弘上人年轻时。弘上人是诗人的朋友,他年轻的时候住在草房中。 2. 早岁草茆居:早年的时候,弘上人住在简陋的草房中。 3. 生知解佛书:弘上人从小就知道并理解佛教的教义。 4. 衲衣求坏帛:弘上人穿着衲衣,想要换取破旧的衣服。衲衣是一种僧人穿的粗布衣服,这里用来形容他的简朴生活。 5. 野饭拾春蔬:弘上人吃着野菜和春天的蔬菜。野菜是自然生长的植物
晦日宴会游 晦日湔裾俗,春楼致酒时。 出山还已醉,谢客旧能诗。 溪柳薰晴浅,岩花待闰迟。 为邦久无事,比屋自熙熙。 注释:晦日:阴历月底的日子,古代习俗在此时举行宴会。湔裾:洗去衣服上的尘垢。俗:世俗。春楼:春天里的高楼。致酒:敬酒。出山:离开官场。已醉:已经喝醉。谢客:辞去宾客。旧能诗:曾经能够写诗。溪柳:小溪边的柳树。熏晴:沐浴在晴朗的阳光中。岩花:石缝中的花。待闰:期待雨水。比屋:每家
诗句解释 1 初第华严会:指的是在华严阁举行的初次宴会。华严阁是唐代长安的一座高台,这里可能是指皇帝或朝廷官员们在此聚会的场景。 2. 王家少长行:指的是皇家成员的参与。王家可能指的是皇室或贵族家族,这里的“少长”可能意味着年轻和年长的官员或贵族。 3. 到宫龙节驻:指的是到达皇宫时,有如神龙般的壮观场面。龙节通常指的是皇家仪仗中的旗帜,这里形容其壮观与威严。 4. 礼塔雁行成
【注释】 法华:即法华经,佛教经典之一。 一夕雨沈沈:一夜的雨沉沉地下着,天色显得阴沉。 哀猿万木阴:哀伤的猿声在万木之中回荡。 天龙来护法:天上的龙降临护持佛法。 长老密看心:长老们私下里观看自己的内心。 鱼梵空山静:鱼和佛音在空中的山中宁静。 纱灯古殿深:用纱制的灯笼照亮了古老的殿堂。 无生久已学:无生是佛教名词,意译为“无所有”,指一切皆空。 白发浪相侵:白头发被无情地侵蚀。 【赏析】
注释: 留别邹绍刘长卿中年从一尉,自笑此身非。 道在甘微禄,时难耻息机。 晨趋本郡府,书掩故山扉。 待见干戈毕,何妨更采薇。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刘长卿的作品,表达了他对人生的感慨和对现实的不满。 首句“中年从一尉”,意味着他在中年时期担任了一个小官。这里用“一尉”形容他的官职不大,但也是一种讽刺,因为“一尉”在古代是一种低级别的官员。 第二句“自笑此身非”,表示他对自己的身份感到自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