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翱
画秦宫人 结草为衣类鹤翎,初来一味服黄精。 宫莺几处衔花出,犹向山中认得声。 注释:把小草编成衣服,像鹤的羽毛一样美丽,刚来到新地方时,就服用黄色的中草药。皇宫里有很多喜鹊,它们在树上衔来各种花朵,而那些被关在深山中的鸟儿,却还能分辨出这些声音,并熟悉它们的鸣叫。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鸟儿在深山中自由生活的诗。诗人通过对鸟儿生活的观察和描绘,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向往。 第一句“结草为衣类鹤翎
【注释】: 重过二首其一。 复道:楼阁之间的回廊。 垂杨草(yīnɡcǎoyáo):杨柳,垂柳,一种植物。 欲交:快要交合。形容垂杨茂盛,枝叶纷披的样子。 武林:即吴越,泛指江浙一带。凌霄:一种藤萝,蔓生,攀缘在架上。 野猿引子:野猿把孩子带到树上来栖息。 移来住:迁移来居住。 覆尽花枝翡翠巢:覆盖着花枝的翡翠鸟巢。这里用“覆尽”来形容树叶繁密。 赏析: 此诗是作者重游杭州时所作
隔江风雨动诸陵,无主园池草自春。 闻说就中谁最泣,女冠犹有旧宫人。 注释:江对岸的风雨触动了周围的山陵,无人照看的园林中的荒草又重新长出嫩绿的芽尖。听说在这片荒凉之地,那些曾经是宫女的人,如今最伤心。 赏析:诗的第一句“隔江风雨动诸陵”,描绘了江对面风雨交加的景象,触动了周围的山陵。诗人通过这种景象,暗示了社会的动荡和不安,以及人们对这种动荡的忧虑和恐惧。第二句“无主园池草自春”
岛上曲二首其二 诗句原文 夫招贾客岁经辽,自到城中卖织绡。 却买铅华采珠母,槟榔露下月中调。 译文注释 - 夫招贾客:丈夫招募商人。 - 岁经辽:每年都经过辽地。 - 自到城中:自己来到了城中。 - 卖织绡:出售丝质的纺织品。 - 铅华:指化妆品。 - 采珠母:采集珍珠。 - 槟榔露:槟榔的露水。 - 月中调:在月光下调弄音乐。 作品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商人的生活和情感
【注释】 1. 四皓:指汉代的东园公、甪里先生、绮里季和夏黄公四位隐士。 2. 冷却秦灰:用“冷”比喻自己的心境,也比喻自己对朝廷的失望。 3. 紫芝歌:指《紫芝宴》。 4. 落花风:指春天。 5. 无遗恨:没有遗憾。 6. 莫入:不要进入。 7. 准拟中:预料之中。 【赏析】 这是一首借咏史抒怀的七绝。诗的前两句写诗人在长安城西的景阳山与友人饮酒,并感叹时光流逝、功业难就而心情郁闷
蜡梅 冷艳清香受雪知,雨中谁把蜡为衣。 蜜房做就花枝色,留得寒蜂宿不归。 注释:蜡梅虽然冷艳清香,但它的芬芳却是在冰雪中才能感受到的。在雨中,是谁把蜡作为衣裳,给花朵披上一层外衣呢?蜡梅花蕊做成的花形,使得花朵更加娇艳,但蜜蜂却无法停留,只能远远地欣赏,不愿留下。 赏析:这首诗以蜡梅自喻,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态度的理解和感悟。蜡梅在寒冷的冬天里绽放,不畏严寒,独自开放
``` 皮带墨鳞身卉衣,晚随鬼渡水灯微。 石门犬吠闻人语,知在海南种蛤归。 注释:皮带、墨鳞和身着的花草衣裳,傍晚随着幽灵渡河,水面上的灯火渐渐微弱。 石门处传来狗吠声,听到人说话的声音,知道是在海南种蛤归来。 赏析:此诗以“皮带墨鳞身卉衣”开篇,描绘了一幅幽静而又神秘的自然景象,墨色的鳞片和绿色的草木衣裳,给人一种沉静而神秘的感觉。“晚随鬼渡水灯微”,“鬼渡”暗指诗人的心境
【注释】 残红:花瓣落尽后剩下的红色。头:指梳妆,此处是懒怠的意思。香:香气。蝶、裙:蝴蝶在衣上飞舞,衣服的下裾随风摆动。暖风:春风。无言语:没有说话。看梦书:梦见读书。 【赏析】 这首词写闺中少妇独守空房的孤寂与惆怅,表现了女子对丈夫的思念和对爱情生活的向往。全词以“残红”起兴,以“春闺”结穴。首句写触目所见,次句抒触心所感,末句点出题旨,结构紧凑,一气呵成。 开头两句“手触残红头懒梳
注释: 双桐生空井:指梧桐树下空了。双桐,指两棵梧桐树;生空井,指两棵梧桐树的根部都长在一口井上。 风飘白露井梧落:风吹过井边,白露从梧桐叶上落下。 叶上丸丸缀灵药:梧桐叶上的露水像珍珠一样晶莹剔透。 琴枝连理凤鸣晨:凤凰在梧桐树上鸣叫,好像在演奏一曲美妙的音乐。 辘轳双转银瓶索:辘轳(一种用来绞取井水中物的木制工具)转动,银瓶索发出响声,仿佛是在弹奏乐曲。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秋景的小诗
【注释】 寄题山阴徐氏林亭:即寄寓在山阴人徐氏的林亭中。 句:指小华阳亭。 越山中长木莲:在浙江的越州(今绍兴)有一座山叫做句曲山,山上生长着一种叫木莲的植物。 华阳仙女此餐烟:华阳是神仙居住的地方,这里借指仙家之地。“餐”通“餐”。 松花飘落无寻处:松花,就是松树的花,松花飘落,找不到地方了。 都在徐君剑树边:徐君是徐霞客的字,他喜欢种松树,所以称他的松树为“剑树”。 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