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翱
《寄所知》 何处识君面,青天云雾裾。携琴上衡霍,玄发向风梳。 别去看流水,三年此踌躇。偶同海鸟梦,为致空中书。 注释: 1. 何处识君面:在哪里能见到你的面容呢?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思念之情。 2. 青天云雾裾:形容云雾缭绕在青天下,仿佛是云雾的衣摆随风飘动。 3. 携琴上衡霍:带着琴登上衡山、霍山等高山,象征着诗人追求高远的理想。 4. 玄发向风梳:形容头发因风吹拂而散乱
后琼花引 扬州城门夜塞雪,扬州城中哭明月。 堕枝湿云故鬼语,西来阴风无健鹘。 神娥诉空众芳歇,一夕苍苔变华发。 宫花窣帘尘掩袜,玉华无因进吴越。 漓漓淮水山央央,谁其死者李与姜。 诗意及注释: - 首句“扬州城门夜塞雪”:描绘了一幅冬日的扬州城景画,城门被积雪覆盖,夜晚的寒风使得雪更加沉重。这里的“塞”字表达了雪的密集和厚重,预示着之后的情节中会有一系列与寒冷相关的故事。 -
诗作赏析:书文山卷后 - 魂飞万里程,天地隔幽明。 - 注释: 灵魂飘逝万里之遥,天地之间仿佛被隔断,无法相见。 - 赏析: 此句通过夸张的手法表达了诗人对逝去之人的深深思念,同时也反映了诗人自身的孤独与无助。 - 死不从公死,生如无此生。 - 注释: 如果死亡能够选择,那么宁愿选择在生前受苦也不愿意死后受辱。 - 赏析: 这两句诗体现了诗人坚定的信念和高尚的情操,即使面对死亡的威胁
诗句释义 1. 总戎临百粤,花鸟瘴江村。 注释: 总戎指的是将军,"百粤"是指广东地区,"瘴"是湿热的气候。"花鸟"可能是形容春天景色,而"瘴江村"可能指的是因为疾病或环境恶劣而人烟稀少的乡村。 2. 落日失沧海,寒风上蓟门。 注释: "沧海"通常指大海,这里用来形容视野广阔,"蓟门"则是古时候北京的城门,此处可能指的是诗人所在地。 3. 雨青馀化血,林黑见归魂。 注释:
这首诗是关于冬青树和王潜的离别之情。下面是对每句诗的逐字解释和注释: 1. 冬青树,山南陲(冬青树,位于南方边陲之地) 冬青树是一种常绿植物,其生长环境多在南方边陲之地。这里的“冬青树”指的是一种具有顽强生命力的植物。 2. 九日灵禽居上枝(九月的灵鸟栖息于最高的树枝) 这里用“灵禽”来形容王潜,意指他是一个有灵性的鸟儿。他就像一只九日里的灵巧鸟,栖息在最高的地方,象征着他的智慧和高远。
雨后海棠 春光摇摇一万里,野粉残英空蜀水。 天人愁湿红锦窠,万里移根泪如洗。 苍苔裹枝雪堕地,雨中闻有西南使。 化为黄鹄凌空青,开时衔花落衔子。 绿章青简下蓬莱,滞魄游魂恨未已。 至今鹦鹉啼猩红,不随明月葬空中。 注释与赏析: 1. 春光摇摇一万里,野粉残英空蜀水。 - "春光摇摇"形容春天的阳光明媚而柔和,仿佛在轻舞飞扬。"一万里"则表示范围辽阔,可能是指距离遥远
琼花引 后土祠前车马道,天人种花无瑶草。 英云蕊珠欲上天,夜半黄门催进表。 酒香浮春露泥泥,二十四桥色如洗。 阴风吹雪月堕地,几人不得扬州死。 孤贞抱一不再识,夜归阆风晓无迹。 苍苔染根烟雨泣,岁久游魂化为碧。 解析: 1. 第一句“后土祠前车马道,天人种花无瑶草。”中的关键词是“后土祠”,这是道教的庙宇之一,供奉后土神,与种植花木有关。第二句“天人种花无瑶草”,描述了天上的神灵在人间种植花朵
《友人自杭回建寄别三首》 其一: 同来不同去,离别暗销魂。 闽浙若同水,遍舟送到门。 译文 我们一同来到此地,却因离别而黯然神伤,如同被黑暗所吞噬。即使我们来自不同的地区,但命运使我们的目的地相同,就像江河的水汇聚到大海一样。无论我乘船还是骑马,都将抵达你的门前,与你告别。 注释 - “同来不同去”:表示虽然我们都在同一个地方,但因为离别而感到痛苦和不舍。 - “离别暗销魂”
沙岸登舟 五里儿女步,虚沙映断筇。 云支半山石,帆席上溪风。 数雁怜身只,闻鹃愿耳聋。 市桥东半榻,侧影夕阳中。 注释: 1. “五里儿女步” - 这里可能指的是诗人步行了五里路,形容行走之久。 2. “虚沙映断筇” - 指沙子在空无的竹杖影子下显得格外突出,形成一幅静谧而幽美的画面。 3. “云支半山石” - 描述山石被云雾缭绕的景象,给人一种神秘和宁静的感觉。 4. “帆席上溪风” -
``` 登西台恸哭记 始,故人唐宰相鲁公开府南服,余以布衣从戎。明年,别公漳水湄。后明年,公以事过张睢阳庙及颜杲卿所尝往来处,悲歌慷慨,卒不负其言而从之游。今其诗具在,可考也。 余恨死无以藉手见公,而独记别时语,每一动念,即于梦中寻之。或山水池榭,云岚草木,与所别之处及其时适相类,则徘徊顾盼,悲不敢泣。又后三年,过姑苏。姑苏,公初开府旧治也,望夫差之台而始哭公焉。又后四年,而哭之于越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