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光泮
《秋日登浮邱台》 迟日寻芳恣胜游,翩翩冠盖集丹邱。 千年紫气关前王,万树春光坐里收。 拼醉不妨频徙几,披襟偏喜共临流。 习池金谷祇陈迹,行乐应从此地求。 注释: 1. 迟日:太阳慢慢升起。 2. 寻芳:赏花。 3. 紫气:这里代指帝王。 4. 金谷:晋代金谷园,是石崇的别墅。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登浮邱台时所作,表达了他对于自然之美的喜爱与向往,同时抒发了他对人生和时光的思考。
【解析】 这是一首七言律诗。全诗紧扣题目中“宴”字,描写了作者宴饮时的所见、所闻、所感以及宴后对同僚们的祝愿与期望。 首联:“僻巷传呼使节来,太微光自映三台。”此句写诗人宴饮的地点是僻巷,并且有朝廷派来的使者来访;太微星光芒照耀着宫廷中的三台。 颔联:“清风细引疏帘竹,紫气晴氲曲径梅。”此联描写的是:在清风徐吹的夜晚,细长的竹帘被轻轻拉动;而庭院深处则弥漫着紫色的云气,那曲折小径上盛开的梅花
【注释】 南城楼:即登州城楼,在今山东省蓬莱市。乘兴:乘着兴致。翩翩:轻快的样子。翠楼:绿树成荫的楼。乾坤:指天地。地平:地势平坦的地方,也指地面或大地。叠巘(yǎn):重叠的山岭。出:露出。水引:水引长河。带郭流:环绕着城墙流淌。万树:指无数树木、林木、树林。云霞:云彩和红霞。足下:脚底下。九霄:天空的最高层,这里比喻高处。星斗:星星。檐头:屋檐。凭高:倚高。觅得:寻得。 【赏析】
【解析】 “浮邱八景”:指晋代的隐士葛洪。浮邱,古地名;八景,指《神仙传》记载的八位仙人游历浮邱山,故称浮邱八景。 “紫烟楼”,指紫云楼,传说是葛洪炼丹的地方。 “泉涌珊瑚浸碧池”,形容泉水清澈见底,水色碧绿,水中有如珊瑚般的石头在缓缓游动。 译文: 浮山之巅有八景,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紫烟楼,据说那是葛洪炼丹之处,那里泉水清澈如碧玉,水中有如珊瑚般的石子在游动。 几度清浅如今依然存在
这首诗是南宋词人刘克庄的作品。全诗共八句,每句四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喜爱和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第一句:“荏苒同云四望赊”,意为春天来临,云雾缭绕,视线变得遥远。荏苒,形容时光流逝。同云,指天空中飘浮的云彩。四望赊,指远处的景象难以看清。 第二句:“纷纷飞絮遍天涯”,意为空中飘散着无数的柳絮,遍布了整个世界。飞絮,指随风飘散的柳絮。 第三句:“迎风夜拂江楼月,匝地寒深水国葭”
诗句原文: 半亩林塘傍郭西,萧萧门巷野烟迷。 何期汉使天边至,犹问幽人海上栖。 注释翻译: - “半亩林塘”指的是一片小树林和池塘,“郭西”是指城郭的西边。 - “萧萧”形容风声或树木摇曳的声音,“门巷”是指城门旁的街道。 - “汉使”代指远方而来的使者,“天边至”表示使者从远处而来。 - “幽人”通常指隐士或隐居的人,“海上栖”则可能指的是在海上隐居的人。 赏析:
注释: 浮邱八景:指浮邱山的八景。浮邱山在今山东济南西。紫烟楼:指山上的紫烟楼。 虚堂暇沐:闲适地在书房中沐浴。野尘空:指书房中的尘土被扫除干净。 景色风光俨画中:形容风景如画,宛若一幅画。一自:自从。郑履:指《郑风》里的诗。佳胜:美好的景观。与人同:与别人相比没有差别。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游览浮邱山时写下的。他赞美了浮邱山的自然美景和人文景观。诗的前两句写景,后两句抒情
浮邱社怀赵太史 晚沐堂依水竹开,飘飘风景即蓬莱。 江山重睹千年胜,台斗翘瞻万里嵬。 苍节寒仍亭外柏,瑶华光薄洞中梅。 旧游仙客芳踪在,怅忆江城日几回。 逐句注释: 1. 晚沐堂依水竹开:在傍晚时分沐浴后,坐在水边竹子环绕的堂中,感受着清凉的风。 2. 飘飘风景即蓬莱:眼前的景色如仙境般飘渺美丽,仿佛置身蓬莱仙岛。 3. 江山重睹千年胜:多年未见的家乡山水再次出现在眼前,感慨其历史久远的美丽。
谒李忠简公祠 明珠江上吐骊龙,一点光凝学士容。 四面波涛涵世泽,千年灯火伴僧钟。 孤标兀峙流中砥,正气长浮槛外峰。 景物不殊人已远,幸从萧寺挹遗踪。 注释: 明珠:形容李忠简的官邸如同明珠般美丽,光彩夺目。江上:指李忠简的府邸所在地,位于长江之上。吐骊(lí)龙:比喻李忠简的府邸如同吐露的骊龙一样雄伟壮丽。一点光:形容李忠简本人如同一点光辉,照亮了周围的学士们。学士容:指学士们的容貌。四
【注释】: 1. 五马:指朝廷的使臣,因以指朝廷。 2. 宜阳:县名,在今河南宜阳县西南。 3. 挂席:系舟于岸。 4. 柏台:官署名,汉御史府署在殿前东陛,因以柏木为台。后泛称御史府或谏院。 5. 龙水:即龙门水,在宜阳东北。 6. 竹骑:竹简上书写着兵甲之事。竹简,古代用竹片制成的写字材料。 7. 雁行:像雁列阵一样整齐。 8. 桃李:指桃花、李花。喻人才。 9. 甘棠:古棠阴,比喻恩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