僻巷传呼使节来,太微光自映三台。
清风细引疏帘竹,紫气晴氲曲径梅。
感慨停骖犹问俗,登临舒啸且衔杯。
深宵莫惜频相劝,骢马明将发粤台。
【解析】
这是一首七言律诗。全诗紧扣题目中“宴”字,描写了作者宴饮时的所见、所闻、所感以及宴后对同僚们的祝愿与期望。
首联:“僻巷传呼使节来,太微光自映三台。”此句写诗人宴饮的地点是僻巷,并且有朝廷派来的使者来访;太微星光芒照耀着宫廷中的三台。
颔联:“清风细引疏帘竹,紫气晴氲曲径梅。”此联描写的是:在清风徐吹的夜晚,细长的竹帘被轻轻拉动;而庭院深处则弥漫着紫色的云气,那曲折小径上盛开的梅花,散发出阵阵清香。
颈联:“感慨停骖犹问俗,登临舒啸且衔杯。”诗人停下车马,感叹世事纷扰;登上高处,吟咏放歌,畅快饮酒。
尾联:“深宵莫惜频相劝,骢马明将发粤台。”深夜里,不要吝惜地频频劝酒。这匹马(指诗人)明天就要启程到广州赴任,所以这里说“骢马明将发粤台”。
【答案】
僻巷传呼使节来,太微光自映三台。
清风细引疏帘竹,紫气晴氲曲径梅。
感慨停骖犹问俗,登临舒啸且衔杯。
深宵莫惜频相劝,骢马明将发粤台。
译文:
偏僻小巷传来朝廷使节的到来,太微星的光芒照亮宫廷里的三层高阁。
清凉的夜风轻轻摇曳着稀疏的竹帘,庭院深处弥漫着紫色云彩,弯弯曲曲的小路上开满了梅花。
我不禁停下车马,感叹人间的纷乱;登上高处放声吟咏,畅饮美酒。
深夜里,不要吝惜地频频劝酒。这匹马(指诗人)明天就要启程到广州赴任,所以这里说“骢马明将发粤台”。
赏析:
这首诗作于唐宪宗元和十年(815),当时李方子任广南道节度使兼岭南西道防御使。作者为送别友人而作,表达了自己希望友人能早日赴任、施展才华的美好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