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子幽寻胜地游,独探灵岫事玄修。
餐馀碧涧蒲仍在,炼就丹砂井尚留。
飞舄久随黄鹤去,奇踪长共白云浮。
徘徊岩下琪花笑,便欲乘风跨十洲。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李攀龙的作品。全诗共四句,每句都充满了诗意和哲理,下面是逐句的翻译和解释:
仙子幽寻胜地游:这句描绘了一位仙女在深山中寻找一处幽静的地方进行修炼的场景。仙子指的是神话传说中的仙女,这里用来比喻那些追求高远理想、远离尘嚣的人物。幽寻意味着在僻静的地方寻求,这里的“幽”字有深远、隐秘的含义,表示这位仙子在深山中寻找的是一处可以修炼的地方。
独探灵岫事玄修:这句进一步描述了仙子独自探索灵秀山峰的情景。在这里,“灵岫”指的是山中的灵秀之处,即仙境。这一句表达了仙子对自然的敬畏和对修行的重视,她独自探索,以期在自然之中得到修炼和提升。
餐馀碧涧蒲仍在:这句描绘了仙子在用餐后,依然能够看到清澈的溪边,以及那绿色的水草(蒲)仍然生长的景象。这反映了仙子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同时也暗示了她内心的宁静和超脱。
炼就丹砂井尚留:这句表达了仙子在修炼过程中,已经将丹砂炼成,但那口用来炼丹的井仍然存在。这里的“炼就”指的是修炼成功,而“丹砂”通常代表修炼者的成果或成果物质。这两句诗强调了仙子的修炼过程已经完成,但她并未因此而满足,而是继续留在这个环境中,享受与自然的亲密接触。
飞舄久随黄鹤去:这句描绘了黄鹤这种仙鸟经常跟随仙子而去的场景。黄鹤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象征着长寿和吉祥。这里用黄鹤来象征仙子的飘逸和自由,也暗示了她与大自然的紧密联系。
奇踪长共白云浮:这句表达了仙子的踪迹常常与白云一起漂浮在空中。这里的“奇踪”指的是仙子不寻常的踪迹,而“白云”则是自然界中的飘渺景象。这两句诗传达了一种超然物外、与自然合一的境界。
徘徊岩下琪花笑:这句描述了仙子在岩石下的琪花旁边徘徊,它们似乎在嘲笑仙子的停留。这里的“琪花”可能指的是一种珍贵的花卉,也可能是指仙人居住的地方。这两句诗营造了一种轻松愉快的氛围,让读者感受到仙子与自然之间的和谐相处。
便欲乘风跨十洲:这句表达了仙子想要借助风的力量,跨越到另一个世界(十洲)的愿望。这里的“十洲”可能指的是神话中的神仙居住的地方,也可能是指一个充满奇幻色彩的世界。这两句诗展示了仙子的雄心壮志和对未来的憧憬。
赏析:这首诗通过对仙子在山林间修炼的场景进行描绘,展现了仙子对自然美的欣赏和对修行的执着追求。诗中运用了许多象征和隐喻,如“黄鹤”、“白云”、“琪花”等,这些意象不仅丰富了诗歌的内涵,也让诗句更加生动有趣。整首诗充满了神秘和浪漫的气息,让人仿佛置身于仙子的修炼之地,感受到了她的超脱和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