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士煌
山居三十韵 非关岩壑解淹留,静喜闲身渐早抽。 半岭人归游子地,一帘秋老读书楼。 逃禅酒力应千日,作赋文心起四愁。 咫尺风尘看岂得,请君回首乱峰头。 【注释】 ①“非关”二句:这两句诗的意思是:我并没有因为山水景色而想要长期居住,只是因为喜欢清静,才逐渐延长了在山中居住的时间。 ②“半岭”二句:这两句诗的意思是:到了半山腰的地方,就可以看到像游子一样归来的人,而那读书楼就像年迈的老人一样
【注释】 山居三十韵:即《山居诗》。湘帘,指挂在窗户上的帘子。寒卷雨峰青,形容山景清幽冷峻。古木虚冥点翠屏,意思是说古树苍翠,在翠色的屏风上显得朦胧。病后著书笺药谱,意思是说因为生病而开始编写药物的配方。霜前得水续茶经,意思是说在霜降之前得到水,可以继续煮茶。蟪姑吟歇山方暮,意思是说蝉儿鸣叫声停歇了,傍晚时分山色正美。蚨蝶飞来梦已醒,意思是说蝴蝶飞来时,我已经醒来了。野客不知焚笔砚
这首诗是一首描述诗人山居生活的长篇诗作。以下是对每句诗的逐句释义和注释: 1. 山居三十韵:描述了诗人在山中居住的情景,共三十韵。 2. 闲来生计若无凭:表达了诗人对目前生活状态的不满,认为生活没有依靠,缺乏目标或方向。 3. 种药通泉事事能:描绘了诗人在山居生活中,能够种植药材和利用泉水进行各种活动的能力。 4. 孤冷情怀常厌客:表达了诗人对孤独和冷漠的情怀,常常感到厌烦和不快乐。
诗句: ``` 上方灯火夜萧条,静煞冰云不易招。 低树笑声知斥鴳,故枝无恙赠鹪鹩。 月悬大地皆明镜,梦落空林尽海潮。 最有斯人眠未得,更深犹过水西桥。 ``` 注释: - “上方灯火”:指高处的灯火昏暗、稀少。 - “静煞”:形容环境非常安静,以至于可以听到冰雹落下的声音。 - “笑”:指树上鸟儿的叫声。 - “斥鴳”:一种小鸟。 - “无恙”:指树枝没有受到损害。 - “明镜”
【注释】: 1. 枕边松啸欲为涛:指诗人听到枕边松涛声像波涛汹涌。 2. 绝壑苍凉野思劳:意指在深深的山谷中,诗人的思绪非常沉重且忧郁。 3. 耽我图书如菽粟:形容诗人对书籍的喜爱就像豆子一样重要。 4. 没人花草当蓬蒿:意指无人照料的花草被当作杂草。 5. 朝缄尺鲤慵题素:意指早晨的时候,诗人懒得去书写白色的绢纸。 6. 夜听啼乌起读骚:意指晚上听到乌鸦的叫声,便起床去阅读《离骚》
零落无声石乳香,野人栖宿寄花房。 书残红叶枫犹碎,餐尽寒英菊未霜。 半榻草虫同索寞,当时风鹤托清狂。 烟霞未必多成癖,多少牢骚怯望乡。 注释:零落无声,指石头上没有声音。石乳香,形容石头上的青苔或苔藓等植物散发出的香气。野人,指隐居的人。栖宿,居住。寄花房,在花间休息,借宿的意思。书残红叶,指读书时看到红叶飘落。枫犹碎,形容红叶飘落的样子。餐尽寒英,指吃尽了寒天的菊花。霜未降,指还没有到冬天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鉴赏诗歌内容、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诗人的观点态度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首先要认真研读诗歌内容,然后仔细审清题目要求,最后用诗歌创作上的方法,写出自己的见解。此题要求赏析诗句,注意从思想内容、艺术手法等方面分析。 【答案】 译文:雨后连山的绿比螺壳还要绿,草丛之间微风带来凉意。几升米汁浇在佛像上面,云根几片让和尚吃很多。秋夜虎啸声传遍山谷,夜晚牛衣踏歌之声阵阵
这首诗的译文是:“山居三十韵” 这首诗的译文。 注释: - 重重天路渺何涯(注释:形容山路的漫长,无法测量其尽头) - 底事空劳梦寐赊(注释:到底是什么原因让诗人在梦中都牵挂?) - 千古物情怨云雨(注释:表达了对自然变化和人事变迁的感慨) - 一时人事化虫沙(注释:形容世事变化无常) - 雁函寂寞秋无字(注释:书信被风吹散,秋天也没有收到回信) - 笔冢离披夜有花(注释
【注释】: 澹:淡,无痕迹。亭亭:高耸的样子。快愿言:愉快的心情。蝌蚪有书:比喻像蝌蚪一样小的事物,也比喻小的学问。狐问字:相传黄帝时,有个叫苍颉的人创造了汉字,造字时,让一只大兽来问:“是可类?”苍颉回答后,就在地上画了“+”、“一”这两个字。麒麟空冢:传说春秋时,孔子经过曲阜,看到麒麟死在墓旁,就写了《春秋》。狖啼魂:指猿猴哀鸣。莲国:传说中的一个理想国度。桃源:指世外桃源
诗句释义与赏析: 1. 桥流清浅静生寒,小插花枝待倚栏。 - 解释: 描述了一座桥上的清澈水流,周围景色宁静而冷清,仿佛能听到水声在寒冷中显得特别清晰。诗人在这里可能想要表达对这种宁静生活的向往。 - 注释: “桥”指的是具体的物理对象,即诗中的桥梁;“清浅”描绘了桥下的水流情况;“静生寒”传达了环境带来的一种清凉之感;“小插花枝”则可能是在桥边摆放的装饰性植物;“待倚栏”表明诗人在此欣赏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