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颙
【解析】 此句意为:江面上的云层漠漠苍苍,连成一片,路分不清。 【答案】 注释:漠漠:茫茫;江云:指江上的云雾。路不分:指云雾弥漫,道路难辨(迷)。 译文:江上云雾弥漫,看不见路。在小桥边、流水旁,夕阳西下的小村庄。吟诗的人在马上频频回头,一阵风刮来暗断他的魂。 赏析:诗人描写了一个宁静而清幽的乡村景色,表达了诗人远离喧嚣,向往田园生活的心情。全诗句句写景,处处传情,意境优美。 第二句
冬景十绝 月中青女下瑶空,潋滟寒波跨玉龙。 画角一声天未晓,前村梅下有吟翁。 注释: - 月中青女:月亮上的女子,即嫦娥。 - 潋滟寒波:形容水面上的波澜,泛着微光。 - 画角一声天未晓:画角声声响起,天还没亮。 - 前村梅下有吟翁:在村子前的梅树下有一位吟诗的老者。 赏析: 这是一首描述冬夜景色的诗。首句“月中青女下瑶空”,描绘了一个美丽的画面,仿佛嫦娥从月宫中降临到了人间
磻溪钓图二首 白发荒凉钓渭滨,宅心非是为金鳞。 不知丝线长多少,牵掣江山八百春。 这首诗描绘了姜太公在磻溪钓鱼的情景。诗中表达了姜太公的心境并非为了追求名利,而是心怀天下,希望有朝一日能够实现自己的理想。诗人通过对姜太公钓鱼场景的刻画,展现了姜太公高洁的品质和远大的理想。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价值和理想追求的思考。 磻溪钓图二首 白发荒凉钓渭滨,宅心非是为金鳞。 不知丝线长多少
【注释】 扁舟:小船,小舟。 独钓:独自垂钓;独自在江边垂钓。 烟茫:烟雾迷茫。 醉着:沉醉于酒中。 蓑衣:一种用草或棕皮制成的雨披。 沧浪:指水边、海边。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写诗人独自在月色朦胧的夜晚,乘一叶扁舟,在江上孤寂地垂钓的情态。 首句写诗人独自在烟茫茫的水面上独自垂钓的情景。次句写诗人醉酒后不耐寒霜,更显出诗人孤独寂寞的情怀。三句写诗人最讨厌月明时分
题伍子胥传后 子胥忠孝两难偕,破楚鞭君谢父奢。 何事危言强谏日,死无贤嗣挞夫差。 注释:子胥(春秋时期吴国大夫),他的忠心耿耿和孝顺之情难以兼得,他帮助吴王攻破楚国,但鞭打自己的君王来回报父兄的恩惠。他为何要向君王进言,却最终落得死于无贤嗣之痛。 赏析:这首诗是元末明初叶颙的作品。诗人通过描绘伍子胥的忠孝两难之举,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的深刻理解和感慨。诗中“子胥”二字反复出现
诗句原文: 匹马追亡古道傍,便知韩信世无双。 筑坛不用萧何语,垓下焉能灭楚王。 译文: 在古道上骑马追逐逝去的时光,便知晓了韩信的非凡才能,他是世上独一无二的。 在筑坛时无需使用萧何的策略,因为即使到了垓下之战也难以消灭拥有强大势力的楚霸王项羽。 关键词解释: - 萧何 - 韩信 - 垓下之战 - 楚霸王项羽 - 筑坛 赏析: 这首诗是叶颙对历史人物萧何和韩信的评价
《赠山翁二首》是元代诗人叶颙的组诗作品,共分为两卷。这两首诗不仅体现了作者对于隐居生活的向往,也反映了其对人生和自然的独特感悟。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及赏析: 1. 诗句解读: - “草庐深寄夕阳村”描绘了一幅黄昏时分村落中草庐深深藏匿的景象,夕阳西下,余晖洒满村庄,给人一种静谧而深远的感觉。 - “世路荣枯久不闻”表达了一种超然物外的态度,诗人似乎已经远离了世间的纷争与喧嚣,不再被名利所累
诗句:匹马追亡古道傍,便知韩信世无双。 译文:我独自一人骑马在古道旁追赶,就知道韩信的才能是无人能比的。 赏析:这首诗通过描绘萧何追韩信的场景,展现了他对韩信才能的认可和赞赏。萧何作为汉朝的开国功臣,对韩信的赏识和提拔,为刘邦夺取天下立下了汗马功劳。诗人通过“匹马追亡古道傍”这一细节描写,表达了对萧何识人眼光的敬佩,同时也暗示了韩信的非凡才华。“便知韩信世无双”则直接点明了萧何对韩信的评价
注释: 击破秦车水逆流,当年锐志复韩仇。 偶因天地风云合,扶立炎刘四百秋。 译文: 一击之下,秦军溃败,水流逆转。当年,我怀着锐意,为韩国复仇。 偶然间,天地之间风云际会,我扶持起炎帝、黄帝和尧舜,度过了四百年的春秋。 赏析: 此诗是一首咏史诗,作者以史实为基础,抒发了对先贤的敬仰之情。全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对历史事件的描绘,展现了先贤的英勇事迹和崇高精神
注释: 青苔覆盖的石上,鱼儿的鳞甲散发出腥气,整日都在寒冷的雨中。 我怀疑那是晴江中的沙洲上的雪花,黄昏时分,那一点却显得模糊不清。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冬日江边的画面。首句“青苔白石鱼鳞腥”,描绘了青苔覆盖的石头和鱼儿的鳞甲散发出的腥气,营造出一种冷清、孤寂的氛围。第二句“尽日独拳寒雨汀”进一步展现了诗人在寒冷的雨中独自徘徊的情景。第三句“疑是晴江沙上雪,黄昏一点不分明”则通过比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