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颙
【注释】 游三洞金盆诸峰绝句二十首:指李白游仙诗中的《游三洞山经金台云台间,遂宿金盆驿》等诗。仙翁:即仙人。洞口:山洞的入口。笑我两鬓华:以笑我两鬓花白来比喻岁月流逝之快。尘世:人间。累变:屡次改变。翁貌长如花:以“花”比作人的年龄,表示年老的样子。 【赏析】 此为李白《游三洞山经金台云台间,遂宿金盆驿》一诗。李白这首诗中,他游三洞山,经金台云台之间,遂宿于金盆驿,并作了一首五言诗。在这首诗中
```plain 策杖游洞天,石羊卧荒草。 平起不载逢,几见春风老。 【注释】 策杖:用棍棒当拐杖。 游洞天:泛指游览山间洞穴。 石羊:古代传说中守护山门的神像,此处可能指代三洞金盆中的一景。 【译文】 拄着拐杖游览洞天,看见石羊卧在荒草中;平起直下却不曾遇见,几次见到春风已经变老。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游览三洞金盆诸峰的经历和感受。首句“策杖游洞天”点明了主题,诗人以杖为伴
辛夘冬雪里寻梅三首 月色满人间,前村步又艰。南枝寻不得,何处是孤山。 注释:在寒冷的冬季,天空中布满了厚厚的云层,月光无法穿透云层洒满大地。我独自一人踏上了前村的路,却发现道路艰难险阻。我在南边寻找梅花的痕迹,却始终找不到它的踪影。我不禁疑惑,这究竟是哪座孤山呢? 译文:在寒冷的冬天,天空中布满了厚重的云层,月光无法穿透云层洒满大地。我独自走在前往村庄的路上,却发现道路异常艰难
【注释】: 长松:形容松树高大挺拔,参天而长。撑:支撑。白云:这里指松树。偃蹇(yǎnjiǎn):不屈不挠,直立不倒的样子。几千载:几千年,极言其长。能:能够承受得住。几何(héjī):多少,多少个。松雪:用“松”来比喻松树的坚韧,“雪”来形容松树的苍翠。镇长在:永远地存在。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抒情诗。诗人以松树自喻,表现了诗人高洁坚贞的人格和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 “长松撑白云
【注释】 峨峨:高耸貌,形容山势高峻重叠。万叠:形容山峰层层叠叠,重重叠叠。曾阅:曾经看过,指诗人曾经多次游历这些名峰大川。几人老:几个人已经老了,这里用反问的修辞手法表达自己与那些已经衰老的人相比还不算什么老的意思。我老不少年:我虽然老了一些,但也不算老,因为我还年轻。色愈好:景色越来越美。 【赏析】 此诗首联写三洞金盆诸峰之景,次联以“我老”对“山老”,以人比山
注释:口渴时就到东边的山涧里去打水,饥饿时就从西山上挖石头煮食吃。清醒时拄着短竹竿登山游览,醉了之后横笛独奏,放声歌唱。 赏析:诗人在游三洞金盆诸峰的途中,因口渴而向山涧中取水解渴,又因饥肠辘辘而向山上挖掘石磨以煮食充饥。这两句写旅途中的所见之景,生动地描绘出诗人在游赏过程中所遇的种种情形。 “醒时策短筇,醉后横长笛”。此句描写诗人在游览过程中的不同感受。在诗人清醒的时候,他拄着竹竿
注释: 金华峰高而峻峭,苍松傲霜凌寒。 仙人不能坐稳,岁月匆匆流逝。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金华峰的诗歌。首句“岧峣金华峰”直接点题,写出了金华峰的高大与峻峭。接着两句“苍松凛高秋”和“仙人坐不成”,则通过苍松和仙人这两个意象,进一步描绘了金华峰的高峻与神秘。最后一句“岁月空悠悠”,则是诗人对时间流逝、生命短暂的感慨。整首诗通过对金华峰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赞美以及对生命的感慨
注释:青山就像美丽的佳人,白云就像游动的龙。美丽的佳人不会因季节的变换而改变,而游动的龙也去而不返。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大自然的美丽景色和神奇变化,通过比喻手法,将山峰比作佳人,将白云比作游龙。同时,诗人还表达了对大自然的赞美和敬畏之情
第一首: 辛冬雪地访梅三首。 注释:辛冬,指农历冬季的最后一个月,即腊月。寻梅是诗人在雪天里踏冰寻访梅花的情景。这两句诗写出了冬天寻梅时所见所闻的景色。 译文: 腊月里,大雪纷飞,我在雪地里寻找梅花。 第二首: 寒云湿不飞,江路踏琼琚。 注释:寒云,这里是指飘浮的雪花。湿不飞,形容雪花落在身上,感觉冰凉而沉重。琼琚,指玉石佩饰,这里用来形容脚下踩着的积雪。这两句诗描绘了冬天行走在江路上的景象。
【注释】 逋仙:诗人自号。冬雪:冬天的雪花。三首:指《咏梅》诗中的三首,即《早梅》、《晚梅》、《寒梅》。寻梅:在雪中寻找梅花。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对梅花的赞美和向往之情。首句写诗人冒着严寒来到雪地中寻觅梅花,而此时梅花已经开放了。次句写诗人因梅花而感到春天来了。第三句写梅花树没有影子,但满身都是香气。最后一句是全诗的中心句,也是最妙的句子,意思是说诗人看到梅花,仿佛闻到它的香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