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颙
诗句释义与赏析 1. 独怜湖海倦游人 - 表达了诗人对湖海之游的厌倦和无奈。"独怜"表示诗人独自怜悯自己,感到孤独和疲倦;"湖海倦游人"则描绘了诗人对于远离尘嚣、寻求心灵的平静和宁静生活的向往。 2. 忍泣牛衣泪洒襟 - 描述了因思念家人或遭遇不如意之事而落泪的情景。"忍泣牛衣"形象地描绘了诗人悲伤至极,如同在牛衣中哭泣;"泪洒襟"则直接点明了泪水洒落在衣襟上,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悲痛和无助。
注释: 1. 军中一彦士少好读书,喜谈论文章;工拙尤笃意诗学。求指南于仆为赋 2. 知公雅志喜文章,光焰须观万丈长。 3. 太傅辞华宜鉴别,翰林豪放不寻常。 4. 笔端妙语诚须识,马上奇功慎勿忘。 5. 正是英雄驰骋日,策勋麟阁姓名香。 译文: 在军中的一位年轻人喜爱阅读和讨论文章,对诗词有深厚的造诣。他希望从我这里获取一些指导。我很高兴能为他写这首诗来表达我的鼓励。 知公雅志喜文章
注释: - 至正戊戌九日:指的是元末农民起义领袖朱元璋的起义军攻占南京的那一年,也就是公元1368年。 - 翠微:山名,在今南京市东。 - 干戈:兵器;烂漫:繁多;酒尊:酒器;稀:稀少。 - 西风细雨黄花瘦,衰草荒烟白雁飞:西风和小雨使菊花凋零变瘦,荒芜的草地和炊烟,以及南飞的秋雁都显得凄凉。 - 落日有时怀故国,旧居无主锁空扉:夕阳时我常常怀念故乡,而我的故乡已经无人管理,门被锁上了。 -
诗句释义与赏析 第1句:功名惊世久无图,泉石膏肓癖在吾。 - 功名惊世:形容自己的名声和成就足以让世人震惊。 - 久无图:长时间没有制定或规划目标。 - 泉石膏肓:比喻病重或思想不清晰。 - 癖在吾:指个人的怪癖或特点存在于自身。 - 注释:诗人自评虽有所建树,但长期未能明确人生方向和目标。 第2句:满眼干戈方烂漫,绕园兰艾亦荒芜。 - 满眼干戈:到处都是战争的烽火。 - 方烂漫
【注释】 关山:即边塞。 为客:指做客他乡。 江淮:指今河南东部和江苏、安徽二省北部地区,这里泛指北方地区。 长草芜:指田野荒凉,无人耕种。 谩愁:徒自烦恼。 独醒宁怕梦魂孤:意思是说虽然自己清醒,但梦中的鬼魂却常常感到孤独。 蒲觞:一种饮酒器,用蒲草编制而成,形似酒杯。 道途:道路。 【赏析】 “天下关山入战图”,这是诗人在登高远望之时所想到的。关山是边塞的标志,而战图则是战争的写照
这首诗是诗人在端午节时写给李本存的两首诗,每首都有其独特的含义和意境。 第一首诗: “独醒孤坐与谁同,懒把哀颜换酒容。” 注释:独自清醒地坐着,和谁在一起?懒得用悲伤的脸去换酒喝的样子。 赏析:诗人在端午节这天独自一人饮酒,表达了自己对节日的冷漠态度,也反映了他内心的孤独和无助。 第二首诗: “素负岁寒齐桧柏,不将春色误芙蓉。” 注释:“我虽然天生具有坚韧不拔的品格,就像冬天的松柏一样挺拔
这首诗的作者不详,但从诗中可以看出这是一首描写隐士生活的田园诗。下面是逐句翻译和赏析: 再次前韵凡三叠 林泉深处不朝天,野服裁云补两肩。 闭户读书频谢客,入山采药动逾年。 松根长啸心清甚,石上豪吟兴浩然。 尽日更无身外事,困寻芳草落花眠。 译文: 在山林泉旁的幽静之地,我不曾向天空仰望,只是随意地裁剪着云雾作为衣衫,修补着我的肩膀。 关上门来专心于书卷之间,常常对来访的客人表示歉意
诗句:江左风流绝代人,云裳兰佩更风襟。 译文:在江南,有一种独特的风采,宛如云中飘荡的轻纱与兰花般的佩饰,更显风雅的风度。 注释:江左 - 指长江以南的地区。风流 - 形容人的才情出众。绝代人 - 无与伦比的才子佳人。云裳 - 指女子穿着轻盈飘逸的衣裳。兰佩 - 用兰草制作的首饰。风襟 - 指飘逸的衣着和气质。 赏析:诗人以“江左”起兴,描绘了江南地区的独特风情
浮云常是蔽青天,黎庶何由担弛肩。 乡社音尘空入梦,干戈休息果何年。 石边清坐真闲者,世上狂图不坦然。 安得中山千日酒,与君长醉日高眠。 注释: - 浮云常是蔽青天,黎庶何由担弛肩。 - 浮云(飘浮的云彩):形容天空中的云朵。青天:指的是晴朗的天空。黎庶:百姓。担弛肩:肩负重担,比喻为民生担忧。 - 乡社音尘空入梦,干戈休息果何年。 - 乡社音尘:民间的音信和消息。干戈:指武器,这里泛指战争
【注释】 凡三叠:诗中“凡三叠”是虚指,实为三次重复的叠韵。 醉吹长笛:醉意朦胧时吹着一支长笛。 希夷魏野肩:希夷(晋末陶潜)的衣襟随风摆动,魏野(唐代诗人)肩头常沾着尘土。 岩下烟霞:山岩下的烟云和霞光。 世间荣宠:人间的荣华富贵。 采山钓水:在山间采药、在河边钓鱼。 赏月吟风:观赏月亮,吟唱清风。 松顶日高三十丈:松树顶部阳光照耀着三十丈高的天。 老猿犹抱白云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