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肩吾
春日钱塘杂兴二首 西邻年少问东邻,柳岸花堤几处新。昨夜雨多春水阔,隔江桃叶唤何人。 注释版诗句与译文 西邻年少问东邻: - 注释:西邻的年轻人向东边的邻居询问。 - 译文:年轻的西邻人向邻居打听关于春天的消息。 柳岸花堤几处新: - 注释:在岸边和堤上,有许多地方都是新的。 - 译文:河岸边和花坛旁,处处都显得新鲜。 昨夜雨多春水阔: - 注释:昨夜雨水过多,使得春天的水变宽了。 -
诗句译文: 喃喃解语凤凰儿,曾听梨园竹里吹。 谁谓五陵年少子,还将此曲暗相随。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赞美音乐才华的作品。诗人通过描述“郑伦”的音乐才能和演奏技巧,表达了对郑伦的钦佩之情。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音乐的重视和欣赏。诗中的“喃喃解语凤凰儿”形象生动地描绘了郑伦演奏时的情景,让人仿佛能够听到他悠扬的歌声。而“曾听梨园竹里吹”则展现了郑伦在音乐方面的独特造诣
诗句释义与赏析: 1. “春霁” - 这句诗描绘了春天天气晴朗的景象。在中国文化中,“霁”意味着雨后天晴,常用来形容天气转好。此句突出了春日的和煦和清新。 2. “煎茶水里花千片” - 描述了一种场景,即在沏茶时水中飘浮着像花瓣一般的泡沫。这通常象征着茶香四溢,同时也暗示了一种静谧而美好的氛围。 3. “候客亭中酒一樽” - 此句表明在接待客人的亭子里摆放着一尊酒
注释:李先辈的清辞再次发表在郢人家,字字新如锦上花。龙宫里的买绡女听了都想织轻霞,但不敢低回不敢织。 赏析:这是一首七言绝句诗,表达了作者对李先辈高超文采的赞美之情。全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
越碗初盛蜀茗新,薄烟轻处搅来匀。山僧问我将何比,欲道琼浆却畏嗔。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品茶的细腻情景,通过“越椀初盛蜀茗新”展现了茶的新鲜与茶具的精致。后两句则巧妙地表达了诗人对茶的赞美,但又因尊重僧人的清规戒律,不敢将茶比作世俗的美酒,体现了诗人的机智与对僧人的尊重。诗的最后一句“欲道琼浆却畏嗔”,生动地刻画了一个既欣赏茶香又遵守清规的复杂情感,使得整首诗既展示了茶的美妙
望骑马郎 碧蹄新压步初成,玉色郎君弄影行。 赚杀唱歌楼上女,伊州误作石州声。 译文: 一匹崭新的碧蹄马刚刚踏出,玉色的郎君在镜中翩翩起舞。他的美丽足以让楼上的歌女们都为之倾倒,但可惜的是,他唱的是“伊州调”,却误以为自己是唱“石州调”。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施肩吾的《望骑马郎》。诗中描述了一个美丽的场景,一个刚踏出的新马,一个玉色的郎君,他们在镜中翩翩起舞,歌声悠扬。然而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对下面这首诗逐句释义”,这是要求考生在理解全诗大意的基础上,分析诗句的含意。然后结合注释和题干中的关键词进行分析。“却思毫末栽松处,青翠才将众草分”“今日散材遮不得,看看气色欲凌云”两句是说树植于毫末之地,才能使众多草木不能与它争高下;现在它的枝叶已经茂盛,将要高出云霄了。 【答案】 译文
夜笛词 皎洁西楼月未斜,笛声寥亮入东家。 却令灯下裁衣妇,误剪同心一半花。 译文: 明亮的月亮还未完全落下,从西楼传来的笛声已经飘入了东家的庭院。一位灯下裁剪衣物的妇人,因为陶醉于这优美的笛声而不小心剪碎了那朵美丽的同心花的一半。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夜晚的宁静氛围和笛声传入东家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于美好事物的欣赏和珍惜。同时
【注释】繁:茂盛。尊酒:指美酒。芳年:美好的青春年华。明朝:明天早晨。来此:来到此地。只怕:恐怕,担心。 【赏析】《惜花词》是一首惜春词,作者通过写春天的美好景象和美好时光的短暂,抒发了对春天的热爱之情,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珍惜之情。这首词的上片主要描绘了春天的美好景象,下片则表达了对美好时光流逝的惋惜之情。 “千树繁红绕碧泉”一句描绘了春天的美丽景色。这里用“千树繁红”来形容桃花盛开的景象
诗句原文: 看看北雁又南飞,薄幸征夫久不归。 蟢子到头无信处,凡经几度上人衣。 注释解释: - “看看北雁又南飞”:描述了季节的更替与候鸟的迁徙习性,暗示着时间流逝和季节变换。 - “薄幸征夫久不归”:使用了成语“薄幸”来形容丈夫的不负责任,而“久不归”则强调了长时间的分离。 - “蟢子到头无信处”:蟢子是一种昆虫,这里用来比喻没有消息的人或事物。 - “凡经几度上人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