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肩吾
“夜深秋洞里,风雨报龙归”:这句诗通过描绘夜晚的风雨声和仿佛有龙归巢的景象,营造了一种神秘而深邃的氛围。风雨之声仿佛是自然界对夜晚的到来的回应,同时也象征着某种即将降临的变化或是神秘的事件。“何事触人睡,不教胡蝶飞”:诗人以蝴蝶为喻,表达了一种难以入眠的情绪。蝴蝶翩翩飞舞的景象让人感到愉悦,但当它们停止飞舞时,诗人的思绪也随之停滞,无法入睡。这两句诗不仅描绘了夜晚的自然景色,更通过蝴蝶的比喻
洞中日月洞中仙,不算离家是几年。 出郭始知人代变,又须抛却古时钱。 注释:在洞里可以看到太阳和月亮,这里指的是洞穴深处。“仙人”指自己,表示虽然已经离家多年,但感觉并不遥远。“出郭”是指走出城市。“人代变”指的是社会变迁,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发生了变化。“又须抛却古时钱”中的"古时钱"指的是古代的金钱,表示现在的社会与过去有所不同,需要放弃旧有的价值观。 赏析:这首诗以第一人称的视角
诗句解释: 1. 云中饮席:在云端上设宴。 2. 酒肠虽满少欢情,身在云州望帝城:我虽然喝得很多,但心中却没有多少喜悦之情,因为身处云州的边地,只能望着远方的帝都。 3. 巡次合当谁改令,先须为我打还京:巡视的差事应由谁来改变命令呢?我必须先回来京城。 译文: 尽管我已经喝了很多,但是我并没有太多的欢乐之情。因为我身处云州的边地,只能望着远方的帝都。我需要回到京城
《山中得刘秀才京书》是一首由唐朝的施肩吾创作的七言绝句。下面,我将从多个角度详细解析这首诗: 1. 诗歌全文: 自笑家贫客到疏,满庭烟草不能锄。 今朝谁料三千里,忽得刘京一纸书。 2. 翻译注释: - 自笑家贫客到疏:自嘲因为家中贫穷,客人来访时显得疏远。 - 满庭烟草不能锄:庭院里长满了烟草,自己无法铲除。 - 今朝谁料三千里,忽得刘京一纸书:今天谁也没有料到会有这么远的距离
解析与赏析: 第一句:重重道气结成神,玉阙金堂逐日新。 - 关键词解释: - “道气”:指修行者所修持的道教精神或法力。 - “玉阙”:古代对天宫的美称,常用来比喻神仙居住的地方。 - “金堂”:在此处可能指道教的修炼场所或仙家之居。 - “逐日新”:形容事物更新换代、不断进步。 - 译文/诗句:通过不断的修炼,我体内的道气逐渐凝结成了神灵
【注释】 笑卿卿:笑着对卿卿说话,这里指妻子。 耽书:沉湎于读书。 玉兔:即月亮。 银河:银河是指天上的一条亮闪闪的带子,古人认为天河和太阳系中的银河系是连着的。 【译文】 笑着对你亲口说,我每天沉迷在书中。 你出来看那明亮的月亮,我又想去渡过银河。 【赏析】 《静夜思》是一首五言绝句,作者李白。此诗描写了诗人夜晚难眠时的所感所想。 首句“床前明月光”,写的是诗人在一个宁静的月夜之中
【注释】方师:指和尚。樊笼:囚禁鸟兽的竹笼。《庄子·秋水篇》:“宋人有曹望之者,其身多力,举重得天下。” 【赏析】 这是一首题咏佛寺小景的绝句。诗人在夏日炎炎的烈日下,来到寺院中,看到院中的和尚在诵经打坐,觉得十分惬意,便题写了这首七言绝句。首联写僧人静心修行,不受外界干扰的境界;颔联写诗人对这种境界羡慕不已之情;颈联写诗人从僧人的修行处回望,发现门外的世界犹如樊笼一样,被束缚
注释: - 手爇寒灯向影频: 点燃着寒冷的灯光,对着影子频频照看。 - 回文机上暗生尘: 在回文机上,尘埃悄然生出。"回文机"是指一种可以反转文字的机器。 - 自家夫婿无消息: 自己的丈夫没有消息。 - 却恨桥头卖卜人: 却讨厌那些在桥头摆摊算卦的人。"卖卜人"指的是那些通过预测来获取金钱的人。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妻子对远在他乡的丈夫的深切思念。诗中的妻子通过点燃寒灯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与掌握情况。首先要读懂诗句的意思,然后理解诗句表达的情感,最后进行赏析。“忆四明山泉”,点出诗题,是诗人在浙江四明山的所见所感,以四明山泉水为线索。“爱彼山中石泉水”,“爱”字写出了诗人对山泉的喜爱,“彼”字表明这是别处的山泉而不是自己家乡的。“幽深夜夜落空里”,描绘泉水在深夜里从石头缝里流出来的画面,表现了泉水的清冷、清澈以及夜晚的静谧。“至今忆得卧云时
【注释】 候仙:指等候仙人。 西归公子:指从西域归来的贵公子。 南岳先生:指道教中的南岳仙人。 裴回:徘徊,逗留。 【赏析】 这是一首求仙诗。诗人自谓“我今欲乞取真仙侣”,但“未遇真人,将知音者”,所以“空弹《鸣机》作新声”。这首诗反映了诗人在现实生活中找不到知音和志同道合的友人的苦闷心情,同时也表达了对神仙世界的向往。全诗构思新颖,想象丰富,语言流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