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肩吾
注释: 越中:指浙江绍兴,古时称越州,故称越中。 寒食:古代在清明节的前一天,为扫墓的日子,人们禁火寒食。 镜湖:在今浙江省杭州市西南,为西湖之一,相传晋王羲之曾在此泛舟。 子规(zhǐguī):即杜鹃鸟,传说其叫声似“不如归去”,常引起旅人思归之情。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清明时节,经过去年清明时的地点——霅溪口,来到了今年的寒食节,也就是清明节前一天,来到镜湖西面的所见所感之作
《戏赠李主簿》是唐代施肩吾的一首七绝诗,表达了作者在江南官罢后对扬州春游之地的怀念之情。下面是这首诗的内容和注释: 1. 诗意解读: - 首句“官罢江南客恨遥”描绘了诗人因官场失意而感到的遥远和孤独。江南作为背景设置,暗示了诗人的心境与地域特征。 - 第二句“二年空被酒中消”表达了作者通过饮酒来排遣心中的愁绪及寂寞。这里的“酒中消”可能意味着酒精成为了一种情感宣泄的方式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语言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格式要求: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关键词及赏析”,然后根据要求作答。 题干要求是: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关键词及赏析。翻译时要注意重点字词的翻译。例如:“水有青莲沙有金”中的“水”“沙”应译为“水中”和“岸上”。 【答案】 译文:水中有莲花,岸上有金鱼,老僧独自在此观心。愁人的想寄居在中峰
【注释】 碧琅玕:碧绿色的美玉。范玄:范云,字云卿,南朝梁诗人、文学家,与谢眺、何逊齐名,人称“大小谢”。 秋猿欲叫难:秋天里猿猴想叫却发不出来声音。 诗兴未穷心更远:作诗的兴致还没有尽时,思想已经飞向远方了。 手垂青拂向云看:用手抚摸着翠绿色的衣襟,向天空仰望。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全诗通过描写诗人听范云吟咏的声音以及由此引发的思绪和联想,表现了诗人对范云的敬慕之情以及自己的高远志向。
仙客归乡词二首 赏析诗句与意境 1. 诗句释义 - 六合八荒游未半 - 六合八荒:泛指天地四方广大之处。 - 游未半:未完成一半旅程或未尽的旅途。 - 子孙零落暂归来 - 子孙零落:形容家族衰败、散失。 - 暂归来:短暂返回。 - 井边不认捎云树 - 捎云树:飘渺如云之树木,喻指故乡景色。 - 门人在后栽:门人:弟子或追随者。 2. 译文对照 - 六合八荒游未半,子孙零落暂归来。 -
诗句释义 1 云髻:古代妇女的一种高耸的发髻,这里指的是女子的发髻被整理好了。 2. 金凤皇:凤凰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吉祥鸟,此处用“金”字形容其华丽。 3. 巧匀:指巧妙地涂抹、修饰。 4. 轻黛:一种浅淡的青色或褐色的颜料,用于画眉。 5. 约:这里可能是指用某种方式固定或者修饰妆容。 6. 残妆:指妆容已经有些不整或稍显陈旧。 7. 犹在:表示某物仍然存在,尽管它已经不再显著或明显。 8.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观察植物生长的过程,展现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命的敬畏。下面是逐句的释义以及相关的关键词注释: 1. 观叶生花 这句话意味着诗人在观察叶子时,发现了花朵。这里的“观叶生花”是一种象征,表达了诗人通过观察大自然的变化,领悟到生命的奥秘。 2. 心窍玲珑貌亦奇 这句话描述了花朵的外观特征。“心窍玲珑”形容花朵像心脏一样精巧,而“貌亦奇”则表示花朵的外观非常奇特,给人一种惊艳的感觉
【注释】 ①自述:作者的自述。灵砂:指仙家所炼的灵丹。 ②欲成仙法脱身难:想炼成仙丹却难以脱身。 ③交州:古地名,今越南北部一带。这里泛指南方。 ④罗浮葛长官:即葛稚川,晋朝人,曾隐居于罗浮山,后人称之“葛稚川”。 【赏析】 此诗为诗人自叙写照之作,是一首托物言志之作。诗人以自述的口吻,抒发自己对修炼成仙的向往之情,同时表达自己因无法修炼成仙而感到遗憾的心情。全诗语言朴实无华,意境深远
注释:经过千次万次的筛选,紫光聚集,夜晚的火光映照在玉盘中。恐怕是麻姑留下的残米粒,不曾与世人分享。 赏析:这首诗以淘洗、夜火为画面,展现了淘洗过程的艰辛和不易,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麻姑的敬仰之情,认为她留下的东西是值得珍惜的,不应该轻易与人分享。同时,诗中“夜火荧荧照玉盘”一句,生动描绘了淘洗的场景,令人仿佛置身其中
临水亭 只怪素亭黏黛色,溪烟为我染莓苔。 欲知源上春风起,看取桃花逐水来。 注释: 临水亭:靠近水面的亭子。 只怪素亭黏黛色,溪烟为我染莓苔:我只觉得这座白色的亭子沾上了青黑色的颜料,是因为溪边的烟雾将它染成了这样。 欲知源上春风起,看取桃花逐水来:想要了解上游的春风是怎么吹来的,看看桃花是顺着水流漂过来的吗?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写景诗。诗人在亭子上看到溪流旁的白色亭子,被染成青黑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