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延年
【注】三班借:唐代低级官员,无品级。录事参:录事参军。唐制,录事参军为地方官佐,职司较繁。东西南:泛指东南地区。乡贡进:乡试中举的举人称为“乡贡”。 译文: 没有才能,只当个小官吧!请俸禄争得比录事参军还差一点。 从此就不必再称乡贡进身了,还得走马到东、南、西三个方向去谋生。 赏析: 首句“无才且作三班借”,意思是说没有才能,只当个小官吧。“三班”是唐代低级官员,无品级。“且作”的意思是暂且做
【注释】 小桃:即桃花。 生色深红绶带:比喻桃花的颜色鲜艳。 宫帘闲在井阑香:宫中的窗帘闲着,好像在欣赏井栏旁的桃花香气。 母家升上瑶池品:母亲家的人已登上仙境。 先得春风半面妆:首先得到春风的亲吻(指春天)。 【赏析】 《小桃》是一首描写桃花的诗,全诗用比兴手法,把桃花和少女联系在一起,赞美了少女的青春美貌。首句“小桃生色深红绶带长”,以“生色深红”形容桃树开花时的艳丽
诗句释义 1 南朝人物尽清贤,不是风流即放言。 - “南朝人物”:指的是南朝时期的文人和士大夫们。 - “尽清贤”:全部都是清廉贤明的人。 - “不是风流即放言”:这些人并非是风花雪月的才子,就是敢于直言不讳、直抒胸臆的人。 2. 三百年间却堪笑,绝无人可定中原。 - “三百年间”:暗指从南梁到南唐的三百年历史。 - “却堪笑”:这三百年间,人们感到可笑的事情。 - “绝无人可定中原”
【注释】 真定怀古 光武经营业未兴,王郎兵革暂凭陵。 须知后汉功臣力,不及滹沱一片冰。 注释:光武即东汉明帝,他平定了王郎的叛乱。 【赏析】 全诗以历史为线索,通过对“光武”与“王郎”的对比,表现了诗人对历史变迁的深刻感悟。首句“光武经营业未兴”,点出东汉初年的政治环境。次句“王郎兵革暂凭陵”,则揭示了当时社会动荡不安的现状。第三句“须知后汉功臣力”,诗人指出虽然东汉初年有许多英雄豪杰
竹:竹子 擢翠向人孤,潭潭省署虚。 雨馀秋更晚,风月共萧疏。 注释: 擢翠向人孤:形容竹子高耸入云,犹如一位孤傲的君子。 潭潭省署虚:形容清闲无事的官职,如同深潭一般宁静而空洞。 雨馀秋更晚:形容秋雨过后,天色更加昏暗,时间也更为晚了。 风月共萧疏:形容风和月都变得稀疏而凄凉。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竹子和官府生活的诗歌。首句“擢翠向人孤”,以竹子的高耸入云、孤独挺拔的形象
注释: 熊非清渭逢何暮,龙卧南阳去不还。 熊非清渭逢何暮,指熊飞不是在清澈的渭水边相遇,而是像一只大鸟一样在傍晚时分飞走了。龙卧南阳去不还,指诸葛亮卧龙时在南阳隐居,后来刘备三顾茅庐才请他出山辅佐自己。 年少官游今郡守,蔚然惟在立谈间。 年少官游今郡守,指年轻时就做官,现在是这里的太守。蔚然惟在立谈间,指治理好一个地方,需要有高超的才能和智慧。 赏析: 这是一首赞美赵平叔豹隐堂的诗
松 菌生枝上雨,龙起穴中雷。 怪影漫溪侧,寒根缠石回。 注释:松树的菌类生长在它的枝头上,就像下雨一样;而龙在地下洞穴中出现,仿佛是打雷。松树的奇特影子映照在溪水旁边,寒冷的树根缠绕着石头,仿佛是在返回。 赏析:这是一首描绘松树生长环境的古诗。诗人通过对松树的菌类、龙和石头等元素的描绘,展现了松树独特的生长环境和生命力。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生命的赞美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语言的基本能力。此题属于基础题,也是各地中考语文必考的题目。古诗文名句默写分为两大类,一是给出语境的理解性默写,二是给出上句写下句的直接默写。考生默写时要注意如下词语:霁、河、澄、层、飔。考生默写的时候要注意如下词语:“霁”、“清带水”“月明”。 【答案】 ①秋夜雨过天晴,露珠像珍珠一样晶莹,连着水面(“带”指“沾”;“清”是动词,“露华”为名词作定语)
注释:王母仙庭,亲手栽培的榴花;张骞偷运,天外来的奇珍。谁家巧妇,用针线绣出,却难将这生红熨平。 赏析:这是一首咏物诗,以榴花喻美人,借榴花之娇艳,写美人之美艳,赞美其美貌非凡、容华绝世、国色天香,并暗含了“一撮生红”的妙处。全诗构思巧妙,语言清新,意境幽雅,是一首脍炙人口的咏物诗
【诗句释义】: 1. 激激霜风吹墨貂,男儿醉别气飘飘。 注释:激激的霜风,吹动着黑色的貂裘;男子在醉酒中告别,仿佛有飘逸的气韵。 2. 五湖载酒期吴客,六代成诗倍楚桥。 注释:乘坐船在五湖(指杭州附近的湖泊)畅饮美酒,期待与吴地(即江南)的游子相会;六朝时期(东晋、宋、齐、梁、陈)的文人创作了许多诗歌,这些诗作比之楚地(即长江以南地区)更加美丽。 3. 水荇渐青含晚意,江云初白向春娇。 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