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应寅
这首诗的格式是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释: 一、将别薇屋上钟况洲先生 - 注释:在将要离开薇屋的时候,我登上钟况洲先生家的屋顶。 二、薇屋凄凄急暮砧 - 注释:薇屋显得凄凉,傍晚时分,急促的打更声(古代用击木棒或竹竿来报时)让人感到孤独。 三、晚来谁惜伴孤吟 - 注释:到了晚上,又有谁会关心陪伴着孤独的吟唱呢
【注释】 握手临河别,应伤吾道穷。——临行握手,我担心你的志向已经落空。 总如璧易玷,始信瑟难工。——美玉虽好,终不免有瑕疵,只有弦乐器(瑟)的音调才能表达人内心的感受。 经阁长连汉,尘途但转蓬。——经过书阁可以一直看到汉水,道路漫长就像飘飞的蓬草。 千年庭下草,犹自识春风。——庭前庭院里的草,依然能感受春风吹拂。 【赏析】 这首诗是写送别友人的。诗一开头即点明与友人临别时心情的悲凉
【解析】 这是一首七言绝句。全诗以鹧鸪的鸣叫声为线索,表达了诗人离别故乡时的愁苦心情。首联“迟回重迟回,离别天南北”,写旅途中的情景,表现了诗人在离别家乡时的心情。颔联“鹧鸪鸣秋山,笑人行不得”,写鹧鸪嘲笑行人不能前进。颈联“路阻意偏长,载道生荆棘”写路上的艰难险阻,以及由此引发的感慨。颈联“宿鸟恋故林,分飞乖羽翼”写归鸟恋旧林而分飞,与前两句形成对比,更加凸显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和痛苦
【赏析】 这首诗以宝安多奇峰,仰止心自快起兴。接着写主翁对之居,群峰似罗拜,用排闼送青葱,列帐呈环怪,云来皂盖青,云去元裳解等四句,描绘出宝山的神奇景色。然后写主人茹商山芝不吞云梦芥,昂首八柱擎,吐气九霄隘,用棨戟导遥临,笔峰卓高迈,刻画出主人的豪情壮志。接着用何曾问主人,岂复椎椒薤,表达出对主人的尊敬。最后用宾主日往还,彼此辅僎介,峨峨入孤琴,厌厌陈沆瀣,侑歌咏有台,忘形超色界,但使静相亲
迟回重迟回,离别天南北。 鹧鸪鸣秋山,笑人行不得。 路阻意偏长,载道生荆棘。 宿鸟恋故林,分飞乖羽翼。 穿入丛莽间,令我心独恻。 长天苦浮云,不见远山色。 所以独徘徊,感物伤时节
宝安多奇峰,仰止心自快。 主翁对之居,群峰似罗拜。 排闼送青葱,列帐呈环怪。 云来皂盖青,云去元裳解。 唯茹商山芝,不吞云梦芥。 昂首八柱擎,吐气九霄隘。 棨戟导遥临,笔峰卓高迈。 何曾问主人,岂复椎椒薤。 主翁仁者流,嘉宾浮邱派。 宾主日往还,彼此辅僎介。 峨峨入孤琴,厌厌陈沆瀣。 侑歌咏有台,忘形超色界。 但使静相亲,安用言相戒。 敬尔岂斯须,千秋应不懈
薇屋凄凄急暮砧,晚来谁惜伴孤吟。 莺声尚忆春三月,雁影忽看秋满林。 倚槛有花空着眼,飞觞无酒不开襟。 临流别意知多少,夜雨绵绵江水深
握手临河别,应伤吾道穷。 总如璧易玷,始信瑟难工。 经阁长连汉,尘途但转蓬。 千年庭下草,犹自识春风。
徐应寅,字邦亮,号慕蘧。他是明代的一位著名诗人,以创作大量优秀的诗文而著称。 徐应寅生于明神宗万历十四年(1586年)。他是一位东莞人,兆魁父,贡生。徐应寅的文学成就是多方面的,他的诗歌作品在艺术表现上具有很高的成就,其诗作不仅数量众多,而且风格多样,既有描写自然山水的清新之作,也有表达情感的真挚之作。这些作品在当时和后世都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徐应寅的诗文创作涵盖了多个主题
徐应寅,字邦亮,号慕蘧。他是明代的一位著名诗人,以创作大量优秀的诗文而著称。 徐应寅生于明神宗万历十四年(1586年)。他是一位东莞人,兆魁父,贡生。徐应寅的文学成就是多方面的,他的诗歌作品在艺术表现上具有很高的成就,其诗作不仅数量众多,而且风格多样,既有描写自然山水的清新之作,也有表达情感的真挚之作。这些作品在当时和后世都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徐应寅的诗文创作涵盖了多个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