薇屋凄凄急暮砧,晚来谁惜伴孤吟。
莺声尚忆春三月,雁影忽看秋满林。
倚槛有花空着眼,飞觞无酒不开襟。
临流别意知多少,夜雨绵绵江水深。

这首诗的格式是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释:

一、将别薇屋上钟况洲先生

  • 注释:在将要离开薇屋的时候,我登上钟况洲先生家的屋顶。

二、薇屋凄凄急暮砧

  • 注释:薇屋显得凄凉,傍晚时分,急促的打更声(古代用击木棒或竹竿来报时)让人感到孤独。

三、晚来谁惜伴孤吟

  • 注释:到了晚上,又有谁会关心陪伴着孤独的吟唱呢?这里描绘了诗人夜晚独自一人吟诗的孤独感。

四、莺声尚忆春三月

  • 注释:春天的莺鸟叫声还在耳边回响,仿佛记得那个美好的三月时光。

五、雁影忽看秋满林

  • 注释:忽然间,大雁南飞的影子出现在秋天的树林里,暗示着季节的变迁。

六、倚槛有花空着眼

  • 注释:站在栏杆旁,看到花儿却只能徒然地看着,无法触及,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无奈与留恋。

七、飞觞无酒不开襟

  • 注释:想要开怀畅饮,却发现没有酒可喝,心情自然难以舒展开来。

八、临流别意知多少

  • 注释:面对流水,心中涌起无限的离别之情,不知道有多少感慨要表达。

九、夜雨绵绵江水深

  • 注释:夜雨绵绵,江水深沉,渲染出一种愁绪重重的氛围,增强了离别时的哀伤。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景物的描绘,传达了诗人即将离别时的孤独、寂寞和不舍。诗人通过细腻的观察和深刻的情感,将离别的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诗中的意象如黄昏的砧声、莺声、雁影以及夜晚的江水等,都富有画面感和情感色彩,使得整首诗更加感人至深。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