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慎行
万壑萧萧近晚秋,暮天寒雁水悠悠。 月明应是多愁思,玉笛霜前自倚楼。 译文: 万山之间传来阵阵秋风,傍晚的天空中寒鸦飞翔。明亮的月光下,人们一定有很多的愁绪,就在霜冷的季节里独自倚靠在楼上。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秋夜晚江村的宁静景象。诗人通过“近晚秋”、“寒雁”等意象,营造出一种寂静而凄凉的氛围;而“月明”、“玉笛”等元素则增添了一丝哀愁和孤独感。整体上
【注释】 万树:形容杏树的众多。赪霞:红色的晚霞。数亩坛:指种植杏树的地方,方圆几亩。蓬莱:神话中的仙山名。明光殿:汉代宫殿名,在未央宫西侧。 【赏析】 这首诗写的是杏花岩的景色,描绘了一幅春天的景象:满山遍野都是红彤彤的杏花,一望无际,犹如一片海洋。石栏干被春风拂动,如同彩绘一般。而最引人入胜的是那些杏花,它们的主人每年都要到这里来观赏这美丽的景色。诗人以“东风点染”四字
【题解】 棠轩便面是诗人晚年退隐后的居处,此诗为题轩之作。首联写景,次联写情,末联抒发情怀。全诗以自然景物为依托,表现自己对辋川的向往之情。其中“个中真意”即指隐居生活的美好情趣和精神寄托。 【注释】 棠轩:即棠阴轩。轩:窗子、窗户。便面(piàn):窗子的一面。 横黛:形容山色似眉黛一般。横黛树横烟:意思是群山横立,黛色的树木横亘在烟雾里。 隐隐:隐约。迢遥:远隔的样子。 辋(wǎnɡ)川
绝代红颜众所降, 休将春色怨秋江。 若耶溪里分明见, 一入吴宫自少双。 注释: - 绝代红颜指非常美丽的女性,她们的美名被众人传颂。 - 休将春色怨秋江,意思是不要因为春天的景色而怨恨秋天的江水。 - 若耶溪里分明见,意指在若耶溪边可以清晰地看到。 - 一入吴宫自少双,意味着一旦进入了吴国宫殿,就会失去原有的美貌。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比和想象,表达了对于美好事物易逝的感慨
诗句如下: 垂柳池边见海棠,一枝寂寞倚残妆。 译文如下: 垂柳依依池边见海棠,一枝独自倚靠在残妆旁显得格外寂寞。 赏析如下: 这首诗是于慎行在明代创作的一首咏物诗。首句“垂柳池边见海棠,一枝寂寞倚残妆”描绘了一幅春日池边的美景,垂柳依依,池边开满了海棠花,而一枝孤独的海棠则显得格外寂寞。这一句既写出了春日的生机勃勃,又突出了那一枝海棠的孤单和寂寞,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第二句“娉婷可奈移灯看
注释:长堤上,断桥的倒影在寒烟斜阳中显得格外遥远。我闲散无事,独自欣赏着秋水,这里并不是钱塘江潮涌的半夜时分。 赏析:这是一首以景写情的小诗。诗人通过描绘秋末冬初的景象,借景抒情,表达了自己闲适的心情和对家乡景色的喜爱之情。全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
【注释】 ①曹常侍:指曹唐,字尧夫。②冯用韫:即冯用,名用韫。③葛仲明:即葛雍,字仲明,与冯用韫同为诗人。④馆丈:指诗人的朋友。⑤春红:指桃花、杏花等春天开花的花。 【赏析】 此诗是和友人看梨花之作。 首联“春红尽向野亭开,万绿轻阴锁碧苔”,写梨花盛开,满山遍野的梨花像一片片的红云,映照着野亭,在阳光照耀下,显得特别鲜亮。而那浓密的绿色树冠,像一顶顶伞盖,把大地遮住了
注释:我独自坐在小亭里,想着心事久久不能平静,远处烟波中冷清的钓矶让我感到凄凉。 鸥鸟不知道尘世的纷扰,它们依然自由自在地翱翔,然而它们惊起后,仍像人一般背对着我飞翔。 赏析: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在江村秋晚时分独自沉思、感慨万千的情感。他独自坐在小亭里,思绪万千,无法平静下来。远处的烟波和冷清的钓矶让他感到凄凉,而鸥鸟则显得无忧无虑,自由自在地翱翔,这不禁让诗人想起了自己的尘世烦恼
【注释】: 查:姓。虞皋:名,字文隐,北宋诗人、书法家。文学自越中遣书相讯寄谢四首其一:“春风曾泊孝廉船”,句意:春天的风吹过孝廉之船。孝廉:古代对举人、贡士的美称。曾:曾经。泊:停泊。“握手相看各黯然”句意:两人握了手互相看看,都感到很伤感。黯然:伤感,失意。“别后秋鸿江上去,一封来到海云边”句意:别后秋天的大雁飞向江上,你写的一封书信飞到海云边来。“海云”:指大海上的云彩。 【赏析】:
注释: 宫霞半吐玉栏杆,春色迟迟上牡丹。 东风没有催开花,牡丹的香气浓郁而寒冷。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里牡丹盛开的美景。首句“宫霞半吐玉栏杆”,用比喻手法形容牡丹花的颜色如同宫中的宫霞一般绚丽多彩,同时用“玉栏杆”暗示了牡丹的高贵典雅。第二句“春色迟迟上牡丹”,则表达了春天的气息逐渐弥漫开来,牡丹花也在春光中渐渐开放。 第三句“不是东风催未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