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正觉
诗句释义: 肌骨瘦寒,气貌衰残。 坐冷秋生河阔,心空月堕潮乾。 善财游历百城了,楼阁门开指一弹。 注释和赏析: - 肌骨瘦寒,气貌衰残。 - 坐冷秋生河阔,心空月堕潮乾。 - 善财游历百城了,楼阁门开指一弹
【注释】 ①禅人:僧人,这里指写经的僧人。并:并列。化主:指和尚。求赞:请人作诗题赞。其三百七十八:这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写的一首五言律诗。 ②孤禅一句,三世十方:这句是说,这一句就是禅宗“一花一世界”的意思,它包括了过去、现在和未来所有的一切,包括了所有众生的世界。 ③青灯含华夜耿耿:青灯,即青油灯。这句话是说,在黑夜里,青油灯发出的光芒如同花朵一样美丽耀眼。 ④白鸟欲没天苍苍
注释: - 雪拭晚晴,水受秋清。 - 天空四壁,月冷三更。 - 湛存而独立,定应而周行。 - 二仪之道成且平,万像之印虚不盈。 - 鸥鸟情闲机事外,夕阳沙上未寒盟。 译文: - 雪后的天空晴朗,湖水清澈如洗。 - 天空高远,四周没有边际,月亮寒冷的夜晚三更。 - 深藏于内而不为外物所动,独自行走在宇宙之中。 - 天地之间的法则和谐而平衡,万物的形象都是空虚而不盈满的。 - 鸥鸟之情淡泊闲适
注释: 老身且懒,居然从简。 我年事已高,懒得修饰打扮;却依然保持简约的风度。 白雪覆颠,乌华乱眼。 白雪覆盖了山顶,乌黑的华盖遮住了双眼。 心光传祖灯,手段破家产。 心中的佛性如灯火一样明亮,但手段上却要破除家庭财产的束缚。 到不道赵州吃茶,回不回睦州担板。 是否到了赵州去喝茶,或者回到睦州去挑柴火。 借问诸人识也无,青山骨秀闲云散。 请问各位有谁能理解吗?就像那青山一样骨相清秀
枯槁的形骸,虚明的本性。 秋天的河中映照着月亮,老树和悬崖构成了一幅画。 一幅画作在面前时自然生动,万千画面在头上却由谁来安排。 赵州的草鞋
【注释】 丘壑:山丘沟壑。精神:气韵。陈人:道士。心灯:佛家指心中的明灯,比喻道行、修行等。道树:道家称长生不老的树木。珠胎:指珍珠般的胎儿,喻指婴儿。龙雷:指龙和雷。烂烂:光辉灿烂的样子。明白之窟:指明亮的洞穴。棱棱:形容波浪起伏不平。桃华之津:指桃花盛开的地方。津,渡口。三昧:定慧。 【赏析】 《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是唐代诗人王维创作的一首七言偈颂诗,全诗共四十二句
【注释】 太行:指山西长治一带的太行山,因山势峻伟而得名。雪:这里指山上的积雪。春:指春天来临。黄河:指黄河之水。许:希望。器重:重视。出没机调:比喻人有随机应变的能力。光焰波澜俱满净:形容光芒四射,波浪翻滚。珊瑚林树涨高潮:形容珊瑚、树林等在月光下显得格外鲜艳。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七言律诗,作者用凝练的语言描绘出了一幅美丽的画面。 首句“太行之雪春不消”,诗人以雪喻景
这首诗的原文是: 天地含光,阴阳化章。 蔬肠清白,枣齿淡黄。 丛林闲去就,云水老行藏。 百炼之金柔兮绕指,九试之玉温兮截肪。 随身干木,作戏逢场。 首先我们来逐句解析这首诗: 1. 天地含光,阴阳化章。 - “天地”象征自然界的广阔和宏伟,象征着包容和接纳。“含光”则表示这种包容和接纳包含了所有的光明与智慧。“阴阳化章”则是描述自然界中阴阳两极相互转化、相互影响的过程
这首诗的注释如下: 1. 形虽老苍,事不穷忙:形容人虽然年岁已高,但是精神依然旺盛,工作非常繁忙。 2. 味真嚼蜡,面冷刮霜:形容人虽然年岁已高,但是内心依然充满激情和活力,如同吃着无味的蜡,面对冰冷的世界。 3. 撒手行空劫,全身入帝乡:表示人放下一切束缚,全身心地投入到追求真理的过程中。 4. 回头游戏成三昧,春上百华蜂采香:表示人在追求真理的道路上,经历了各种挫折和困难
【诗句注释】 二仪:指天地。 万象之根:万物的根本。 采华香负蜜蜂股:形容花蕊像蜜蜂的屁股,是蜜蜂的食物来源。 齐物梦翻蝴蝶槐:齐物,即万物平等的意思;槐,槐树的果实。 即相离相:既相依又相离。 知恩报恩:懂得感恩,回报恩情。 【译文】 二仪门中,万法的根本。 有和无难分,青色与白色不留痕迹。 借功传承祖宗,了却事交给子孙。 花朵的香气像蜜蜂的屁股,蝴蝶的槐树在梦里翻滚。 既相依又相离,懂得感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