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正觉
【注释】 1. 云水老身:比喻禅师如行云流水,随缘自适。 2. 丛林陈人:指在丛林中居住的人,即僧侣。 3. 发毛已雪:头发已经白了。 4. 鼻气犹春:鼻子里的气息像春天一样清新。 5. 平等应缘:对待一切众生都平等无差别。 6. 心心佛佛:心与佛相合,处处是佛,处处是菩萨。 7. 自然说法:佛陀说法时,没有固定的模式,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 8. 刹刹尘尘:世间的一切现象都是瞬息万变的
【注释】 默默灵光,堆堆坐忘。 默:沉默,静思。 灵光:佛教语,即佛性,指众生都有的佛性。 堆堆:堆叠的样子。 坐忘:禅宗修行的方法,即心无杂念的定境。 衲僧事业,宗印文章。 衲:梵文的音译,指袈裟。 衲僧:出家人。 宗印:即宗门,佛教各宗派。 文章:佛教经教的教义。 应物空三世,随缘遍十方。 应物:顺应万物。 空:佛教语,指一切法都是因缘和合而成,没有实体。 三世:佛教用语,指前世、今世与来世
【注释】 山:指山峰。带雪:山上覆盖着积雪。岁寒:指寒冬。水含月:指水中映出月亮。夜阑:指夜晚已深。对机转物:比喻运用巧妙的手段来对付事物。影草探竿:比喻用影子去探测物体的深浅。游刃之牛解:形容技艺高超,像游刃(刀锋)一样轻松地解开难题。烂柯之局残:形容时间过得很快,像烂掉的棋子一样迅速结束。西风雨敛烟云净:形容天气转晴。北斗脚垂河汉乾:比喻星星在天空中的位置移动,天已亮了。 【赏析】
【注释】 1. 禅人并化主:指佛僧。并,合在一起。化主,即“法主”,指佛法的主宰。 2. 相:相貌。空:佛教术语,指诸法皆为空无,没有实体。 3. 心:指内心世界。空:佛教术语,指一切事物都是因缘和合而生,无自性、无实体。 4. 幽谷云生,寒潭月上:形容景色幽美,宁静而深远。云生,云彩出现。寒潭,冷清的池塘或湖泊。月上,月亮升起。 5. 应:应该。因缘:佛教语,指因缘所生。平定:消除纷扰。二仪
诗句释义与赏析: 1. 清净本然,和合因缘。 - 注释:这里的“清净”指的是佛家所说的清净心,即内心的纯净无暇;“本然”指的是事物本来的样子或状态;“和合因缘”则是指一切事物的产生都离不开因缘的聚合。整句诗表达了佛教中的因果观念,强调一切都是因缘而生、因缘而灭的。 - 赏析:这一句反映了佛教对于世界和人生的基本理解,强调了万物皆有因果联系,一切都在不断变化中。 2. 涅不缁而磨不磷
注释: 形貌春寒,颠毛雪残。 形容人像春天里的冰雪消融后的模样,头发已经有些花白了。 坐空生灭影,静见离微端。 坐在虚空中,可以看见生与灭的影子,看到微小的一端。 珊瑚树生玳瑁海,明月珠走琉璃盘。 珊瑚树下生长着玳瑁,明月在琉璃盘上行走。 藏天下于天下兮一性自然平等,出世间于世间兮万像谁敢相谩。 把整个世界都藏在这个世界里,一切都是自然的平等,把出世和入世都放在世间里,谁会去欺骗这个世界呢?
诗句释义及赏析: 1. 有应之身,无位之人。 - 注释:拥有应许的身体形态,却没有固定的职位或地位的人。 - 赏析:此句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自在飘逸的境界,强调个体在宇宙中的平等与自由。 2. 随方而见,妙触而神。 - 注释:随着环境的需要,表现出不同的面貌和神性。 - 赏析:这里的“随方”意味着顺应不同情境,展现多样的风采;“妙触”则指通过微妙的接触或表现,达到心灵的共鸣
这首诗的作者是宋代诗人赵蕃,他的诗歌风格以清新自然为主。下面我将逐句解释这首诗的意思: 1. 空劫默游,灵然破幽。 - 空劫:佛教中指一切有为法皆为因缘聚合,没有永恒不变的本质,是一种虚无的概念。在这里可能指的是超脱世俗的境界。 - 默游:静静地漫游,不受世俗干扰,寻求心灵的自由。 - 灵然:形容心境清明、清澈透明。 - 破幽:突破尘世的束缚,达到一种超然物外的境界。 2. 潮扬光焰珊瑚月
【诗句注释】 1. 说真不真:禅宗认为,一切事物都是虚幻的,没有真实的存在。 2. 说似不似:禅宗认为,虽然事物的表象看似真实,但实质上是虚幻的,没有真实的存在。 3. 拈转舌头提得鼻:这是禅宗的一种修行方法,通过转动舌头和鼻子的动作,来达到内心的平静和专注。 4. 空劫家风:禅宗认为,世间的一切现象都是因缘和合而生,没有永恒的根基,因此称之为“空劫”。 5. 衲僧田地:指禅宗僧众修行的境界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作品,名为《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下面是诗句的翻译和注释: - 身老而衰,根钝且迟。 译文:身体日渐衰老,根基迟钝又迟缓。 注释:身体衰老,比喻人的年岁增长。根钝且迟,比喻人生阅历丰富,但内心仍有些迟钝。 - 霁冷河阔,天空斗垂。 译文:雨过天晴,河水清冽宽阔;天空高悬,如同北斗七星。 注释:霁冷河阔,形容天气晴朗后河水显得更加清澈宽广。天空斗垂,形容天空高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