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威
【译文】 你看不到泰华峰头涓涓流淌的细流,一直奔流到地尾天尽头。 你看不到白云触石便成雨,只好像蜃气能为楼。 樵谷老人百事不忧,熟知造化有短修。 琴张惜不随桑户,惠生何暇问庄周。 石子坳头土一抔,便是尧夫安乐窝。 千载与汝同优游,呜呼千载与汝同优游。 【注释】 君不见:你看不见。君:对对方的称呼词。君不见:你看不见啊。 泰华山:在今陕西省宝鸡市。 涓涓溜:指水缓缓流下。 尾闾:尾闾山,即尾阊山
【注释】: 均州:在今湖北丹江口市。 牵舟:拉纤。 平滩:平坦的河流或湖泊,水浅。 征鸿:远行的候鸟。 随阳伴:随着太阳移动。 万里孤鸣:形容声音远传,声势浩大。 赏析: 这是一首纪行诗,诗人在旅途中经过均州时,写下了《舟次均州》。 第一句“浪里牵舟面面山”,写船在大浪中行进,帆篷上满是波浪。“浪里”点出是在江河上,“牵舟”说明是拉纤。“面面山”表明船儿在江上行进,船身与山峦相对而行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峤的作品。以下是对每句的注释和赏析: 我家江之右,桀构龙洲南。 - 注释:我住在江河之右,在南方建起了龙形岛屿。 - 赏析:这里诗人表达了自己的豪迈气概,愿意像神话中的龙王一样,在江边筑起一座龙形的岛屿。 裁衣并织素,自年十二三。 - 注释:我从小就开始裁剪衣服、编织素布。 - 赏析:诗人回忆了童年时期的生活,那时的他已经开始学习这些生活技能。 箜篌不足理
【注释】 书:书信。闽藩:福建藩王的府邸,此处借指福建。公舍:官宦之家的住宅。重阳:农历九月初九,古人在这一天登高饮宴,赏菊赋诗。衡文:科举考试。事了:事情办妥。归装:收拾行装准备回家。弟兄:兄弟。尽:都,全部。仰看:抬头看。青云:形容天空中高高的云。数雁行:形容大雁排着队飞过头顶。 【赏析】 这首七绝是诗人于重阳节时写给闽藩藩王的信中的一首诗。诗人通过写自己重阳日登高赏菊、辞别藩王的情景
【注释】奎娄:即昆仑山,传说中仙人居处。丰城:古县名,在今江西省境内。 【赏析】这首诗是诗人晚年隐居后所作,表达了诗人对世事的感慨和对人生境遇的无奈。 十载奎娄避剑光,不应流落在遐荒。 注释:十年来一直躲避着那刺眼的剑光(指朝廷),不应该沦落到边远荒凉的地方。 赏析:此句表达出诗人长期隐退江湖,躲避政治风波,不愿为权贵所屈的坚定决心,同时透露出他对国事的忧虑与关切,以及对自己一生坎坷
【注释】 背嵎沃壤:背靠山势,土地肥沃。 厌(yi 厌):讨厌。饘(zhōu 揉):“粥和饘”的简称,指粥和面。 东南地:指东南方向的肥沃土地。 丰草长林塞眼前:丰美的草地、茂密的树林,遮住了视线,使眼前一片苍茫。 【赏析】 这首诗是写诗人对东南地区的赞美之情。诗中的“东南”,指的是东南方向的土地。从字面上理解,东南地区应该是肥沃之地,但诗中却以“不应限”三字表达了作者的观点
转晴奇石 卷起山间的流水,飞流直下上高峰, 处处荒林隐宿霾。 注释: 1. 卷将流水上巅崖:形容山间溪流奔腾直泻,水势汹涌。卷将,形容水流的气势磅礴。 2. 处处荒林隐宿霾:形容山林中云雾缭绕,给人一种朦胧的感觉。 3. 千古此名传独好:形容这个地方的景色或名声历经千载,依然被人们赞颂。独好,表示特别出众、值得赞美。 4. 祗云仙子堕金钗:形容这个地方如同天上的仙女一般美丽动人
诗句释义与赏析: 1. 十月梅花早报春 - 注释:在农历十月,梅花就已经盛开,象征着春天的提前到来。 - 赏析:此处用梅喻人,暗指李司训(寿夫)如同梅花一样,在寒冷的冬天就早早地带来了春天的信息,表达了对李司训先见之明和才华的认可。 2. 相思谁是赏春人 - 注释:“相思”,表示思念之情;“赏春”,即欣赏春天之美。此句表达的是诗人对李司训的深深思念。 - 赏析
注释:我敬仰先生,在这里为先生修建了此亭,微风习习,树影婆娑。书生苦苦被文名所累,开始羡慕长吟洞庭的人。 赏析:作者在诗的一开始便描绘出一个宁静的景色,午风轻轻吹过,树影摇曳,诗人在这里为先生建亭,表达对先生的尊敬和怀念之情。接着,诗人通过对比手法,表达了自己内心的矛盾和感慨。他感叹自己苦于文名的拖累,无法像长吟洞庭一样超然物外,表达了一种无奈和失落。最后,诗人以长吟洞庭来反衬自己的心境
君子有所思行 意欲行而有所思念,故作此诗以自慰。 命驾出城郭,局局遐作观。 命驾,谓驱车。局局,犹处处。遐,远也。 南伐苏冢木,北采背峪兰。 苏冢,即嵩山。背峪、柏峪,俱在华山。 东濯激浪河,西登悬鼓峦。 激浪河即黄河,激波汹涌。悬鼓岩,即华山中峰南崖上。 游览不称意,临风发长叹。 游览山水,心不惬意。 谷口子真隐,岩下傅说官。 谷口,即太室山之谷口。《左传》:“郑人使游尾请服于晋。”杜预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