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里牵舟面面山,虔州十八是平滩。
征鸿不逐随阳伴,万里孤鸣月夜寒。

【注释】:

均州:在今湖北丹江口市。

牵舟:拉纤。

平滩:平坦的河流或湖泊,水浅。

征鸿:远行的候鸟。

随阳伴:随着太阳移动。

万里孤鸣:形容声音远传,声势浩大。

赏析:

这是一首纪行诗,诗人在旅途中经过均州时,写下了《舟次均州》。

第一句“浪里牵舟面面山”,写船在大浪中行进,帆篷上满是波浪。“浪里”点出是在江河上,“牵舟”说明是拉纤。“面面山”表明船儿在江上行进,船身与山峦相对而行。这句描绘了江上航行的艰难。

第二句“虔州十八是平滩”,写船过虔州时,江面变得平静起来。“虔州”为地名,这里泛指江西一带的河湖地带。这两句写出了船只在大浪和平静之间变换的情形。

第三句“征鸿不逐随阳伴”,意思是大雁不跟随着顺风而飞的旅人,而是孤零零地飞翔,表现了作者内心的孤独感。“征鸿”指迁徙的大雁,这里比喻作者自己。“随阳伴”指顺着阳光飞行,顺风而行。

第四句“万里孤鸣月夜寒”,意思是大雁在月光下飞翔,显得更加孤单。这句写出了大雁在月光下的孤寂景象。

整首诗通过描写江上的航行情景和大雁的飞行状态,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对远方故乡的思念之情。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不安和个人命运的无奈。

这首诗的语言简练明快,意境深远,通过对大雁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家乡的深深眷恋和对个人命运的感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