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鹫
这首诗是一首题画诗,通过描绘一幅画中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和人生哲理的思考。下面我将逐句解释这首诗的内容: - 紫瓜垂蒂野花黄,群动蜎飞趁众芳。 - “紫瓜垂蒂野花黄”:描述画面中的紫色瓜藤上挂着黄色的野花,这是一幅生动的画面。“紫瓜垂蒂”,指的是瓜藤从茎上垂下来,形状像紫色的丝带。“野花黄”则是说这些野花的颜色是黄色的,给人一种清新自然的感觉。 - “群动蜎飞趁众芳”
注释:泽萌和尚归自栖贤,主人海云为他设席赠行。 松高风起万壑涛声,雏鹤养成待鸣皋山。 直林秋天傍晚悲凉落叶,咫尺家山入望令人劳心。 赏析:此诗是送友人赴官的诗。诗中描写了一幅秋景图:秋风萧瑟,万壑涛声;雏鹤在山间练飞;直林落叶,家山遥望。诗人以“松”、“鹤”等自然物象寓意人的品质,表达了对友人仕途顺利的美好祝愿,寄托了诗人的友情
注释: 东篱:指陶渊明的菊花。 黄:这里指秋天。 灼灼:形容菊花的颜色鲜艳夺目。 淡淡妆:形容菊花颜色清淡雅致,不浓艳。 南金堪比色:比喻菊花的颜色胜过黄金。 冰心先已许柴桑:比喻诗人对菊花的喜爱之情已经超越了对柴桑(指陶渊明)的敬仰之意。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赞美菊花的佳作。诗中描绘了一幅美丽的菊花画卷:在深秋的篱笆旁,百花凋零,只有菊花依旧盛开,黄色的花朵在阳光下熠熠生辉,散发出淡淡的清香
晴日芳园丽景舒,一池菱芡杂红蕖。 闲心也有临渊兴,野鸟何妨亦羡鱼。 注释: 1. 晴日芳园丽景舒:晴朗的天气下,美丽的花园景色舒展开来。 2. 一池菱芡杂红蕖:池塘里,菱角和芡实交相辉映,点缀着红莲。 3. 闲心也有临渊兴:我的心情也像诗人一样,向往着高远的境界。 4. 野鸟何妨亦羡鱼:野鸟为何要羡慕鱼儿呢?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绘自然美景的诗。首句“晴日芳园丽景舒”描述了阳光明媚
题画 北堂曾种宜男草,几度春秋几度花。 乐事世间应不少,忘忧宁待佩仙葩。 注释: - 题画:这是一首描绘植物成长的诗。 - 北堂:古代建筑中用于祭祀的地方,也指代家中。 - 宜男草:一种象征多子多福的植物。 - 几度春秋:指经历了几个春秋(即几年的时间)。 - 乐事:快乐的事情。 - 世间:人间。 - 忘忧:忘记忧愁。 - 佩仙葩:佩戴神仙般的花朵。 赏析: 这首诗以“题画”为题
【注释】 九畹:古代一亩地有九畹,这里泛指大面积。丹青:绘画用的朱红色颜料。芗泽:香料的气味。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诗人通过对画中兰花的赞美,寄托了对清高品格的向往。前两句写画中的兰花不因无人欣赏而自开幽香。后两句说画家虽善于丹青,却不知兰花的香味。这两句与首联“何须九畹羡三湘”相呼应,说明兰香自有,不在人为。诗人用“幽谷无人也自芳”,赞美画中之兰不慕荣华,孤芳自赏的高雅品格。
注释:一条小路幽深而独自美丽,不同于周围的红紫花。它漫不经心地跟随着春风,在绿叶和枝条中隐藏着自己的身影。 赏析:诗的前两句描写了一幅生动的画面,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第三句运用了“螳螂不是当车者”这个典故,暗示了诗人的人生态度,即不被物欲所累,保持内心的宁静与自由。最后一句则以螳螂为例,告诫人们不要被外界所迷惑,要像螳螂一样保持自己的本色和独立。全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性
注释: 送人去担任楚地的县令,渔夫狂放的歌声让人听不下去,春天江水边为我饯别,酒后醒来,手抱着瑶琴离去。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春日送别友人赴任楚地时写的。全诗四句,前两句写送行,后两句写留别。 “渔父狂歌不可听”,这句诗的意思是说渔父狂荡不羁的歌声令人听了心烦意乱,不能接受他的声音,这里用“不可听”来强调渔父歌声之高亢,以反衬送行人心情之沉重。这一句既表现了诗人对友人即将远行的担忧和不舍之情
【注释】 碧城:传说中神仙居住的地方。灵匏(páng):古代乐器,形如匏,用葫芦制成,以竹为管。八风:即八方风。缑山:山名,在今河南省。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诗人以女道士吹笙的音响与鹤鸣之声相比,来表现笙声的高妙和清越。 “月姊三更下碧城,灵匏一奏八风清。”首句写月夜之景,月姊指月亮,三更时明月当空,照临着仙女们居住的碧城。第二句写笙声,“灵匏”是笙的别称,这里借代笙
【注释】枯树:指没有叶子的树。无心:指不存心作画。奇:指奇峭。春风:春天温暖的风,这里指春天到来早。向南枝:指向南方伸长枝条。生憎:非常讨厌。野雀:指小鸟。无情谓:无感情地对待。飞上:飞到……梢头:树枝的顶端。逐蝶儿:追随蝴蝶。赏析:此诗描写的是一幅生动的画面,画面的主体是一棵无叶的树,它没有生气,也没有情感,但它却有着独特的姿态。 诗人以“枯树”为题,巧妙地表达了他对这棵无叶树的独特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