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姊三更下碧城,灵匏一奏八风清。
此声不与缑山别,鹤吹遥应杂凤鸣。

【注释】

碧城:传说中神仙居住的地方。灵匏(páng):古代乐器,形如匏,用葫芦制成,以竹为管。八风:即八方风。缑山:山名,在今河南省。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诗人以女道士吹笙的音响与鹤鸣之声相比,来表现笙声的高妙和清越。

“月姊三更下碧城,灵匏一奏八风清。”首句写月夜之景,月姊指月亮,三更时明月当空,照临着仙女们居住的碧城。第二句写笙声,“灵匏”是笙的别称,这里借代笙。“八风”是二十八宿的名称,这里泛指四面八方。“此声不与缑山别”,是说这美妙的声音决不会像缑山仙人们那样独自享受。

第三句进一步说明,这声音不是一般凡间的笙所可比的。“鹤吹遥应杂凤鸣”,是说远处的仙鹤听见笙声,也随着吹起曲子应和。“遥应杂凤鸣”中的“应”字,既指仙鹤应和笙声,又暗示了仙鹤之间相互呼应的情景。

这首诗前两句写笙声之美、之清,后两句写笙声之远传。诗人把笙与仙鸟联系起来,通过比较描写,突出了笙声之高妙。

名家点评

宋代胡仔《苕溪渔隐丛话》:“王建《宫词》云:‘月转回廊影渐斜,帘钩垂幕隔秋花。’又云:‘玉楼天半起笙歌,风送宫嫔笑语和。’此亦自比其曲,盖欲效王建也。”

清代沈德潜《唐诗别裁》:此首似学王建宫词,而意致不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