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鹫
```text 天上花冠色正萎,那伽大定已多时。 灵山何事不归去,坐久成劳知未知。 注释: - 天上花冠(比喻佛性):天上的花冠,象征着佛陀的庄严与神圣。 - 正萎:凋零,枯萎的意思。 - 大定(禅定):佛教术语,指修行者通过冥想等方式达到的一种精神状态。 - 何事:为什么。 - 坐久成劳:长时间坐着不动,导致疲惫不堪。 - 知未知:对此事是否明了,表示一种困惑或不解。 赏析:
注释: 弹子矶:地名。在今安徽芜湖市北,长江与青弋江汇合处。 薄暮轻舟过石矶:傍晚时分,我乘着小船从石头的矶石旁经过。 重寻金弹没苔衣:重新寻找那只被苔藓覆盖的金色箭筒。 而今大地无征战:如今天下太平,不再有战争。 不用阳戈反落晖:不需要用太阳的光辉来照亮了。 赏析: 这首诗描绘的是诗人乘坐小船经过弹子矶时的所见所感。诗中通过“薄暮轻舟过石矶”这一景象,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然而
【注释】 信衣:唐代诗人白居易的《琵琶行》中有“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句,其中“青衫”即指白居易自己。这里以“青衫”代指自己。 楚人:楚国人。 北秀:北方之美。 塞上翁:边塞上的老人。 金斓:用金色花纹装饰的衣服。 刹竿:佛教用语,意谓佛性,即一切众生皆有成佛的可能。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的《琵琶行》中的一首绝句。诗的前两句是写江南水乡的美丽景色和塞外风光的壮美
注释: 拾起将瓦砾当作黄金,修补才知道用意深远。 一曲无弦人不会,为君漆过断纹琴。 译文: 拾起将瓦砾当作黄金,修补才知道用意深远。 一曲无弦人不会,为君漆过断纹琴。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人如何通过拾起破碎的瓦砾,将其修复成金,来表达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艺术的追求。诗中的“缀钵”一词,既指修复破损的物品,也暗指人的一生,需要不断学习、成长、完善自己。整首诗充满了对生活的热情和对艺术的追求
木未幽香近小楼,微风吹入始知秋。 横塘一派烟如碧,惟许闲人尽日留。 诗句释义与赏析: 1. “木未幽香近小楼”:这句诗描绘了木芙蓉(即木槿花)尚未盛开时,其淡淡的香气已经随风飘至附近的小楼上。诗人通过嗅觉来传达木芙蓉还未开放的状态,营造出一种静待花开的氛围。 2. “微风吹入始知秋”:当微风拂过,木芙蓉的清香才真正被人们所感知,从而引发了对秋天的联想。这里的“秋”不仅指季节的更替
续西园咏木芙蓉后十五韵 海燕归飞雁欲南,芙蓉开日正秋三。花间恰好斜通径,林下偏宜小结庵。 注释:海燕归来,燕子向南飞翔,芙蓉盛开的日子正是秋天的第三个月。在花丛中恰好有小路通向小径,林下则适宜修建一间小庵。 译文:海燕归来,燕子向南飞翔,芙蓉盛开的日子正是秋天的第三个月。在花丛中恰好有小路通向小径,林下则适宜修建一间小庵。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日的美景画卷,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
【注释】: 1. 璚(ù):一种美玉。 2. 顾虎头:指南朝梁代画家张僧繇,他擅长画人物和龙,传说他曾经在墙上画了四条龙,不点眼珠,人们以为是假的,等他点了眼珠,龙却变成了真的。 3. 笑杀:使……笑死。 4. 十洲:《列子》记载:海上有仙山,名曰“瀛洲”,又名“方丈”。又《海内经》说:“东海之外大荒之中,有方壶之国,帝俊生丹丘。”即指此。 5. 茎草:指草莽。 6. 璚楼:即璚山之楼阁。
【注释】 识得:认识。有山:即“山中”,指深山。点头:形容顽石的形状,似点头一样。修罗:神话人物,佛教中的鬼王。钻入:钻进。蜗牛角:传说蜗牛的壳可以做成角(像鹿茸那样的装饰品)。碧藓苍苔:青苔。闲:形容词,这里指悠闲自在。 【赏析】 这首诗写于作者隐居庐山时期。诗的前两句是说,在深山之中还有深山,那顽石也像人一样,也有点头的时候,它没有顽石的笨头笨脑,而是机智聪明,能够钻到螺壳里去。后两句说
诗句释义: 1. 若木扶疏绕一亭,低枝临水水泠泠。 - 若木:这里指芙蓉,一种植物。 - 扶疏:形容树木繁茂的样子。 - 绕一亭:环绕在亭子周围。 - 低枝:低垂的树枝。 - 临水:靠近水边。 - 泠泠:水流的声音,形容溪水清澈流淌的声音。 2. 花边茗碗迟佳客,不信人间有醉醒。 - 花边:指芙蓉花的边缘。 - 茗碗:泡茶的碗。 - 迟佳客:让美好的客人等待。 - 醉醒:比喻人的精神状态
五婆城 衰草离离雉堞平,牧童空记五婆名。 当年版筑功何在,悔不骑羊入古城。 注释:这是一首描绘五婆城的诗,描述了五婆城的景色和牧童的记忆。诗中提到的“板筑功”是指古代的一种建筑方法,而“骑羊入古城”则是一种传说,表示诗人对于过去岁月的怀念。 赏析:这首诗通过描绘五婆城的景色和牧童的记忆,表达了诗人对过去岁月的怀念和感慨。诗中的“板筑功”和“骑羊入古城”都是古代的建筑技术和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