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鹫
梁依绍归自秦中见过赋赠白首山翁守株待,羡慕君亲古皇都。 此心淡泊如流水,前路艰难亦坦涂。 下马吟诗登华顶,寻僧枉道入匡庐。 世间少有风尘色,得似高人洒脱无。 注释: 1. 梁依绍归自秦中见过赋赠:这是一首赠别诗,诗人以山翁的白发为引子,表达了对友人梁依绍归自秦中相见的欣喜之情,并以此赋诗赠之。 2. 白首山翁守株待:形容山翁年老仍坚守岗位,如同守株待兔的农夫那样。 3. 羡君亲到古皇都
这首诗是诗人寄给友人郑珠江的,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友情的珍视。 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释: 1. 珠江消息近何如,明月清风各索居。 注释:珠江的消息近来怎么样?我们各自居住在明月和清风之中。 赏析: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和朋友分别后,只能在明月清风中相互思念的情景。诗人通过明月清风来描绘他们的生活环境,同时也表达了他们之间的情感距离。 2. 记得桥头三笑约
这首诗的译文是:池中的假山,仿佛昆明湖上的汉武武功宫,被和盘托出。蕉声澈底增添新流,草色连天与远空相接。锦石上雨花深浅不一,蓬山水墨有无之间。何人折苇浮杯而去,稳坐渔矶下钓筒。 下面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此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水景画。诗人通过对池中假山的细致描绘,展现了其独特的美态。诗中的“和盘托出蕊珠宫”形象地表达了假山的美丽和神秘,仿佛将整个花园都托付给了它。而“蕉声澈底添新溜”
张子白休官却寄 曾闻滞宦忆鲈莼,又见烟波返钓纶。 古道难容强项令,今朝才免折腰人。 逢山记得还山路,投老闲将未老身。 抖擞奚囊珠玉满,清风两袖岂全贫。 注释:张子白:即张耒,字文潜,号东山野士、校正散人等,是北宋末南宋初的著名文学家和思想家。他曾在宋哲宗元祐年间中进士,历任太常博士、秘书省正字、泗州学教授等职。后因对朝政表示不满而辞官退居乡里,晚年仍关心国家大事,与苏辙一起为苏轼辩护。 译文:
注释: 张子白休官却寄:张子白辞官归隐。 吏情如水迹如沤:形容官场的腐败像流水一样,污浊不堪(“沤”为“泡”,指浮在水面上的泡沫)。 抛却仙凫狎野鸥:抛弃了乘坐的仙鹤,和野鸥一起戏玩。 金马门高难寄傲:金马门,汉代宫殿名,这里借指高官显贵的地方,比喻官场的高墙深院难以寄托自己的志向(“门”为“宫”,皇宫)。 赤松家近好同游:赤松树生长的地方离家乡很近,可以经常回家乡与亲友相聚。 留衣笑与山僧别
长至日,我与宪公、胡子和树在嵩台署中相聚,赋此诗。 鳄海澄波涌日轮,嵩台欣见一阳新。 兴来飞札招狂简,格外开轩接隐沦。 气洽葭灰遥应律,地偏黍谷亦生春。 不嫌短景催迟暮,堂下应容曝背人。 注释: - 长至日:即冬至之后的第一个日子。 - 鳄海澄波涌日轮:形容大海波涛汹涌,太阳像车轮一样滚动。 - 嵩台:嵩山之巅,这里指代嵩山的山巅。 - 一阳新:新的一天开始。 - 兴来飞札:兴致来了
【诗句释义】 峡山巍峨,水波深沉,你离去后我心依旧。 罗雀门如僧舍,清冷寂静;归猿洞接野棠阴,宁静祥和。 直躬累俗同病,怜惜同情;携手何年共入林? 我解行缠君解印,虎溪明月待相寻。 【译文】 峡山高耸而陡峭,水势深不见底,你离去之后我的心依然难以平静。 罗雀门外如同僧人居住的小屋一样清冷寂静,归猿洞口与野棠树相连,一片宁静祥和。 直躬之辈受世俗所累,我们同病相怜,何时能够一起进入山林之中?
冬夜冯作鹏周未轩家无放过宿大通送作鹏西行 霜风拂拂拂征衣,话尽寒灯兴不违。篱菊留将梅并赏,岫云行与雁俱飞。僧房暂住宾犹主,客路频经去亦归。密约高悬君莫负,众芳消歇蕨芽肥。 译文: 冬天的夜晚,冯作鹏与周未轩在没有住宿的地方过夜,大通送作鹏飞向西行。 霜风轻轻吹拂着征衣,我们一边聊天一边享受这寒冷中的温馨时光。篱笆边的菊花和梅花一起欣赏,远山的云雾和飞翔的大雁一同前行。 我们在僧房短暂停留
赠郑侪鹿 见说东南古丈夫,高踪终古似林逋。 五云望重称人瑞,七步诗成咏鹧鸪。 挥麈风生宾客满,赏花醉后子孙扶。 乔松散木同花甲,遥寄诗篇笑滥竽。 注释: 1. 东南古丈夫:指郑侪鹿(字朋九)在东南地区以才德闻名。 2. 高踪终古似林逋:形容郑的品行高雅,如宋代诗人林逋般高洁孤傲。 3. 五云望重称人瑞:指他享有很高的声望和尊敬。 4. 七步诗成咏鹧鸪:指他创作了一首七步诗
【解析】 此题考核识记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集合语境的含义作答。本诗的作者张九龄是唐朝开元时期的名相,他提倡“文道”治国,重视吏治改革和减轻人民的负担。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