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灵
对酒 隐隐江城玉漏催,劝君更尽掌中杯。 高楼明月清歌夜,知是人生第几回。 译文: 月光透过高楼洒在江边的城市,玉制的漏壶滴水声催促着时间的流逝,让人忍不住想要再干一杯。在这样的夜晚,楼上传来了清脆的歌声,仿佛在询问我们这一生中经历过多少这样的时刻? 赏析: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思考,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感慨和对时间流逝的无奈。诗的开篇“隐隐江城玉漏催”,用江城的玉漏声作为引子
【注释】 熨斗:一种炊具,形状像锅,中间有凸起的柄。 唐子:即唐代著名画家吴道子,字道子,一字景玄,号道子,唐朝开元(713年—741年)年间最负盛名的绘画大师。 黄茅:黄色茅草,泛指草木。 渚头:水边或湖滨的沙滩上。 太湖:今太湖,在中国江苏省、浙江省一带。 绝胜:非常出色,超过一般水平。 收:收存,收藏。 【赏析】 这首诗写的是作者在太湖观赏景色的感受。 首句“黄茅渚头熨斗柄”
【解析】 此诗是诗人在玄墓山游历时所感怀的即兴之作。前四句写景,后六句抒情。首联“名山”二句点题,“少携”、“春时”表明游山的时间和心境;颔联写景,“坐不起”“行转迟”,描绘了玄墓山山水的幽静、清远之美;颈联写自己内心的感受,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及对世俗名利的淡泊之志;尾联写诗人将美好的景色收于眼底,归隐田园,以寄其情。 【答案】 译文: 玄墓山的名胜古迹,我早就向往
对酒 隐隐江城玉漏催,劝君须尽掌中杯。 高楼明月笙歌夜,知是人生第几回。 译文: 月光下江城隐约传来滴答的玉漏声,仿佛在提醒我们时间的流逝。在这美好的夜晚,我劝你畅饮至最后一杯,让快乐和美好永远留存。 当高楼之上明月高悬,笙歌与欢笑交织在一起,我们不禁会思考,这欢乐的夜晚又是人生中的多少次?每一次欢聚都如同珍贵的珍珠,串联起我们共同的回忆。 赏析: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语言和内容要点的能力。解答时要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一枚蝉蜕榻当中”,是说诗人在临终之际,仍想托付大空,把蝉蜕放在枕边,让它飞去。“命也难辞付大空”一句表达了诗人对死亡的恐惧,对生命的留恋。“垂死尚思玄墓麓,满山寒雪一林松”,是说诗人在临死前想到玄墓(即曹操墓地)的时候,心中满是寒气和苍凉,而满山的雪花与满山的松树交相呼应,形成一幅冷寂的画面
黄茅渚头熨斗柄,唐子好奇曾屡游。 太湖烟景此绝胜,还许吾辈闲人收。
玄墓名山久注思,少携闲伴是春时。 隔窗湖水坐不起,塞路梅花行转迟。 清福可教何日领,闲情曾有几人知。 漫收形胜归村馆,梦里烟霞亦自追
张灵,字梦晋,明朝诗人、画家。他是“吴中四子”之一,与祝允明、唐寅、文徵明并称,展现了其在文学和艺术方面的卓越成就。下面将介绍张灵的相关情况: 1. 基本信息 - 字号:张灵,字梦晋,是明代的诗人与画家。 - 籍贯:吴郡(今江苏苏州),一个文化氛围浓厚的地方,也是张灵才华得以展现的环境。 2. 生平事迹 - 交游关系:张灵与唐寅为邻,两人志趣相投,交情深厚,共同的艺术造诣使他们结为知己。 -
张灵,字梦晋,明朝诗人、画家。他是“吴中四子”之一,与祝允明、唐寅、文徵明并称,展现了其在文学和艺术方面的卓越成就。下面将介绍张灵的相关情况: 1. 基本信息 - 字号:张灵,字梦晋,是明代的诗人与画家。 - 籍贯:吴郡(今江苏苏州),一个文化氛围浓厚的地方,也是张灵才华得以展现的环境。 2. 生平事迹 - 交游关系:张灵与唐寅为邻,两人志趣相投,交情深厚,共同的艺术造诣使他们结为知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