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颀
【注释】 题林君复二帖(fēi):为林君复的字写两篇诗文。坡韵:苏轼的诗韵。孤山、西湖:在杭州,是苏东坡曾经游历的地方。先生:对人称自己的老师或朋友。遗躅(zhú):古人留下的足迹。茅庐:简陋的住所。长吏(zhào):地方长官。忘形:忘却形骸,形容畅饮。湖上夜归曾秉烛:指白居易与友人在湖州任上,晚上回家时常常秉烛赋诗。味道腴:品味诗词中的美好意境。嚘咿:吟诗的声音。役扰心兵削肌肉:使精神受到折磨
注释: 1. 齐女门北古塘斜,岸苇无穷杂蓼花。 2. 此地往来应惯熟,借书常到邺侯家。 赏析: 《题石田小景》是一首描写乡村景色和人情风俗的诗歌。诗人通过描绘齐女门北古塘、岸苇、杂蓼花等自然景观,展现出乡村的美丽和宁静。同时,通过对当地居民的描写,反映出他们的生活习性和人际关系。 “齐女门北古塘斜,岸苇无穷杂蓼花。”这句话中,“齐女门北”指的是地名
我昔孤山访遗躅,春暖西湖泛晴渌。 山头草树不荒凉,知是先生此埋玉。 念初茅庐结构完,长吏频顾惊流俗。 就中薛李最忘形,湖上夜归曾秉烛。 先生自乐味道腴,此怀何尝忘不足。 惟当吟咏苦嚘咿,役扰心兵削肌肉。 诗成又复恐惊世,辄毁不使相誊录。 谁知造化难尽藏,千古骚坛传妙曲。 亦有遗墨落人间,留在剡藤并楚竹。 见其瘦硬想其人,似对灵均餐落菊
齐女门北古塘斜,岸苇无穷杂蓼花。 此地往来应惯熟,借书常到邺侯家。
陈颀是明朝的诗人,字仲明。他出生于元清州,后来迁至京城。陈颀在文学上的成就颇为显著,其生平和作品都为后世留下了深刻的记忆。 陈颀的生平可以追溯到他的家族背景。他的先祖是元代的高官,而他自己则在明朝时期活跃于文坛,成为知名的诗人。陈颀年轻时进入京师,学习金典章并跟随安藏习诸国语。他因安藏的推荐得以入宿卫,并在仁宗入定内难、迎武宗时参与了重要的政治活动。 从文学成就来看,陈颀的作品风格独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