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经翰
陈经翰是明代著名的诗人。陈经翰,字忠甫,出生于西洲村的泉州通判陈尧典之次子。他的诗作在明代文学中占有一席之地,尤以其边塞诗和咏史诗最为人所称道。 陈经翰的边塞诗展现了他深厚的军事素养和广阔的视野。在《出固镇怀仲弟》一诗中,诗人表达了对边关将士的深切关怀和对其壮志未酬的遗憾情绪。“梦悬池草三春色,心折秋风八月槎”等句子,生动描绘了边塞风光,并抒发了诗人对战争与和平的深切思考
明代陈经翰《出固镇怀仲弟》释义
【注释】 固镇:今河北固安、涿州一带,为元代的重镇。仲弟:指作者的弟弟。忆弟:思念弟弟。云望眼赊(shē):远望云端,眼望远方(意喻对兄弟的挂念)。频年:连年。滞涯:流落他乡。 梦悬池草:梦中看到池中长满了草,即“草堂梦”。三春色:指春天的景色。心折秋风:形容秋天的景色令人感动。八月槎:传说天河上有槎木星船,每年八月经过。张华:晋朝人,字茂猗。曾出仕于魏,后入蜀,在绵竹山被射杀,葬于成都西面
出固镇怀仲弟
忆弟看云望眼赊,频年为客滞天涯。 梦悬池草三春色,心折秋风八月槎。 金尽燕台悲郭隗,剑分延水失张华。 只今尘满关西路,羞向江南再问家
忠甫,原名陈经翰,明代诗人
陈经翰是明代著名的诗人。陈经翰,字忠甫,出生于西洲村的泉州通判陈尧典之次子。他的诗作在明代文学中占有一席之地,尤以其边塞诗和咏史诗最为人所称道。 陈经翰的边塞诗展现了他深厚的军事素养和广阔的视野。在《出固镇怀仲弟》一诗中,诗人表达了对边关将士的深切关怀和对其壮志未酬的遗憾情绪。“梦悬池草三春色,心折秋风八月槎”等句子,生动描绘了边塞风光,并抒发了诗人对战争与和平的深切思考
陈经翰
陈经翰是明代著名的诗人。陈经翰,字忠甫,出生于西洲村的泉州通判陈尧典之次子。他的诗作在明代文学中占有一席之地,尤以其边塞诗和咏史诗最为人所称道。 陈经翰的边塞诗展现了他深厚的军事素养和广阔的视野。在《出固镇怀仲弟》一诗中,诗人表达了对边关将士的深切关怀和对其壮志未酬的遗憾情绪。“梦悬池草三春色,心折秋风八月槎”等句子,生动描绘了边塞风光,并抒发了诗人对战争与和平的深切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