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弟看云望眼赊,频年为客滞天涯。
梦悬池草三春色,心折秋风八月槎。
金尽燕台悲郭隗,剑分延水失张华。
只今尘满关西路,羞向江南再问家。

【注释】

固镇:今河北固安、涿州一带,为元代的重镇。仲弟:指作者的弟弟。忆弟:思念弟弟。云望眼赊(shē):远望云端,眼望远方(意喻对兄弟的挂念)。频年:连年。滞涯:流落他乡。

梦悬池草:梦中看到池中长满了草,即“草堂梦”。三春色:指春天的景色。心折秋风:形容秋天的景色令人感动。八月槎:传说天河上有槎木星船,每年八月经过。张华:晋朝人,字茂猗。曾出仕于魏,后入蜀,在绵竹山被射杀,葬于成都西面,故称张华。

金尽燕台:典出战国时燕昭王筑黄金台招纳人才,后以“燕台”代指朝廷。郭隗:战国时燕昭王欲招揽贤士,郭隗说:“古之君人有道之国,令则行,禁则止,若齐桓公、晋文公,其诚如此,而功至于霸者,非专君之力也,乃用所长也。”燕王于是筑台置千金,封郭隗为上卿以显贵贤士。郭隗说:“今大王以千金之赏待士,则天下贤士将争趋而赴大王矣。”

剑分延水:典出《史记•伍子胥列传》:“吴使公子光伐楚,得石首(今湖北监利县东北),言‘石首有宝剑’,因是名焉。”后用以泛指宝剑。张华:晋朝人,字茂猗。曾出仕于魏,后入蜀,在绵竹山被射杀,葬于成都西面,故称张华。

只今尘满关西路:指现在战乱不断,家乡已无容身之地。关西路:指长安路。长安路在长安东门,故以“关西路”指长安。羞向江南再问家:意指无法回去探亲,因此感到惭愧。羞:羞愧。

【赏析】

此诗作于至元二十一年(1284)冬,元军攻陷大都后,诗人被俘北行途中所作。

第一句“忆弟看云望眼赊”,怀念弟弟之情,由望白云而生。第二句“频年为客滞天涯”,表达了自己连年在外,流落天涯的苦闷心情。第三句“梦悬池草三春色,心折秋风八月槎”,写诗人在梦中看到池中长满了草,心中感慨秋天的景色令人感动。第四句“金尽燕台悲郭隗,剑分延水失张华”,典出自战国时期,燕昭王为了招揽贤才,曾悬赏千金给有能出使各国来归顺的人。第五句“只今尘满关西路,羞向江南再问家”,意指现在战乱不断,家乡已无容身之地。最后一句“羞向江南再问家”,表达无法回去探亲的羞愧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