琅玕高挂与檐齐,桃瓣花开落满堤。
短褐不堪寒透骨,热肠那惜醉如泥。
愁城郁郁岚深锁,歧路茫茫瘴绕迷。
闻道乘驴诗兴急,灞桥应往看新题。

江村

琅玕(láng gān)高挂与檐齐,桃瓣花开落满堤。
短褐不堪寒透骨,热肠那惜醉如泥。
愁城郁郁岚深锁,歧路茫茫瘴绕迷。
闻道乘驴诗兴急,灞桥应往看新题。

注释:

  • 琅玕:一种绿色的宝石,常用于比喻美好的事物。
  • 短褐:指简陋的衣服。
  • 灞桥:古代著名的送别之地,位于今陕西省西安市东,因杜牧的《赠别》等诗篇而得名。
  • 歧路茫茫:形容道路曲折,难以分辨方向。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而又充满生机的乡村景象。首句以“琅玕”喻指美丽的自然景色,形象地描绘了村庄中的自然环境。接着,诗人通过描述桃花盛开、凋零的景象,表达了对春天美好时光的珍惜。第三句则通过对“短褐”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在严寒中仍保持着热情的性格和不畏艰难的精神。

第四句进一步扩展了前一句的意境,诗人用“热肠”形容自己虽然寒冷却依然保持热情的心态,即使醉酒如泥也不在乎,展现了他豁达的性格。第五、六句则是对整个场景的深化,诗人用浓重的笔墨描绘了山村的阴郁气氛和令人迷茫的道路,同时也表达了自己的孤独感。

诗人提到了一个传说中的送别地点——灞桥。他似乎听闻那里有许多诗情画意,因此产生了强烈的创作欲望,想要在那里寻找灵感来书写新的诗句。整首诗通过对春天美景的描绘,以及对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美好期许。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