缓步青藜杖,行吟白雪歌。
开轩烟树渺,入座暮云多。
煮石频看鼎,贪棋欲烂柯。
桃源如可问,吾且一相过。

【注释】

  1. 寄题梁伯遐溪山真隐:寄给题目为“溪山真隐”的梁伯遐。
  2. 缓步青藜杖:缓缓地步行着,拄着一把青竹制成的拐杖,表示悠闲自得的情态。
  3. 开轩烟树渺:推开窗子看远处的山和树木,景色模糊不清,一片迷蒙。
  4. 入座暮云多:进入屋内时看到晚霞满天,云雾缭绕,景象非常壮观。
  5. 煮石频看鼎,贪棋欲烂柯:在炉上煮着石头,看着锅里的水沸腾;下棋时,因为沉迷其中,竟然忘记了时间,连棋盘都烂掉了。
  6. 桃源如可问,吾且一相过:假如能找到一个像桃源那样的理想境地,我一定要亲自去拜访一次。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诗人通过对梁伯遐溪山真隐的描写,表达了对理想隐居生活的向往和赞美之情。

首句“缓步青藜杖”,描绘了诗人悠闲自在、步履从容的情态,同时也暗示了他所居住的地方是一个远离尘嚣、宁静祥和的地方。第二句“行吟白雪歌”,则进一步描绘了诗人的生活情趣和性格特点。他喜欢用歌声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感受,这种独特的艺术形式使得他的诗歌具有了更多的感染力。

第三句“开轩烟树渺”,“开轩”指的是打开窗户让新鲜的空气进来,而“烟树渺”则形容了窗外的山水景致朦胧而神秘,给人一种空灵飘渺的感觉。第四句“入座暮云多”,则进一步展现了诗人所处的环境之美。这里的“暮云多”不仅是指天气阴沉多日不见阳光,还暗示了一种压抑、沉闷的气氛。然而,正是在这种氛围中,诗人却能享受到一种独特的美感,这也正是这首诗所要传达的主题之一。

接下来两句“煮石频看鼎,贪棋欲烂柯”,则是诗人对生活细节的捕捉和刻画。他不仅善于观察生活中的点滴美好,更有着敏锐的洞察力。通过这样的细节描写,读者仿佛可以感受到诗人那种超脱尘世的闲适与愉悦之情。最后一句“桃源如可问,吾且一相过”,则是诗人对自己理想的追求和期待。他希望能找到一个像桃花源那样的世外桃源,与世隔绝,远离喧嚣与纷争。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和生动传神的描写,成功地塑造了一个远离尘世、追求自由与宁静的理想境界。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给人以深刻的启示和感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