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王台上气萧萧,万木惊秋景寂寥。
马首凭陵伤苜蓿,鹊巢栖断怨鸱鸮。
笳声月落心如折,雁字风高影欲摇。
野老临江空怅望,乘槎欲泛海边潮。
注释:百粤吟是一首七言绝句,出自唐代诗人张九龄的作品。
粤王台上气萧萧,万木惊秋景寂寥。
粤王台是古代广州城的象征,这里指广州市。气萧萧,形容秋天的寒风凛冽。万木惊秋,形容树叶被风吹动的声音。景寂寥,形容秋天的景色萧条。
马首凭陵伤苜蓿,鹊巢栖断怨鸱鸮。
马首凭陵,形容秋风猛烈吹打着马匹的头部,使它们感到疼痛。伤苜蓿,比喻战争给人们带来的痛苦。鹊巢栖断,形容鹊鸟因为失去了巢而感到悲痛。怨鸱鸮,比喻人们对战争的恐惧和厌恶。
笳声月落心如折,雁字风高影欲摇。
笳声,即胡笳声,是一种古代乐器的声音。月落,形容月亮即将落下。心如折,形容心情极度沮丧。雁字风高,形容大雁南飞的景象。影欲摇,形容大雁的影子随风摇摆。
野老临江空怅望,乘槎欲泛海边潮。
野老,指年老的渔夫。临江,指站在江边。怅望,形容失望的心情。乘槎,指乘坐木筏子过海。泛海边潮,形容乘着木筏子在大海上航行。
赏析:这首诗是一首描绘岭南秋景的七言绝句。诗人通过写岭南的秋天景象,表达了对战争的厌倦和对和平生活的向往。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如秋风、落叶、战马、乌鸦等,通过这些意象,诗人传达出了对和平、安宁生活的渴望。同时,诗人还巧妙地运用了对比手法,将战争的残酷与秋天的景色相映衬,更加突出了战争的破坏作用。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是一首优秀的诗歌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