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是集
注释:巫山的十二座山峰,在朝霞映照下显得格外美丽。巫岭连接了十二座城市,青鸾帝派遣仙人前来迎接。 赏析:诗中描绘了巫山十二峰的美丽景色,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黄陵庙口猿三咽,至喜亭前酒一杯。 身向昭君看里渡,航从人鲊峡边来。 注释翻译:在黄陵庙口,可以听到三声猿鸣,仿佛是它们在欢唱。到达至喜亭前,端起酒杯品尝美酒。身体朝着昭君的渡河之处,航船从人鲊峡边驶来。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旅行中的感受。诗人站在黄陵庙口,听到三声猿鸣,仿佛是它们在欢唱。然后来到至喜亭前,端起酒杯品尝美酒。最后,他走向昭君的渡河之处,看到一艘船只从人鲊峡边驶来
诗句逐句释义及赏析 1. 妙义年来涌向君,不虞当代有机云。 注释:奇妙的思想和理念如同泉水般涌向你的心中,你未曾预料到这些思想将如何在当下的时代中发挥巨大影响。这里的“机云”指的是一种潜在的、即将爆发的机遇或力量。 2. 每闻逸度停思远,乍接奇文喜愧分。 注释:每当你听到那些超凡脱俗的言论时,总会停下来思考其深远的意义;而当你读到那些新奇的文章时,又会感到惊讶和喜悦
【注释】 竹响松涛:形容山林中的声音。巴童:指四川地区的儿童。 度曲:演奏音乐,此处指唱歌。岩石空腾尽隐纹:指岩石间飞鸟出没的痕迹。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凌云寺的五首之一,写的是他在嘉州(今四川省乐山市)拟往峨眉山游览,因故未能登顶,只好在凌云寺游玩。诗中通过写景抒发感慨。 首句“竹响松涛半入云”,描写的是凌云寺周围茂密的竹林和高大挺拔的松树,声音如雷鸣般回荡在山谷之间,似乎都进入了云端
【注释】 嘉州:今四川乐山。峨眉:在四川省峨眉山,为五岳之一。凌云寺:位于峨眉山中,是著名的佛寺。 【赏析】 此诗是作者于唐文宗开成二年(837)春到四川嘉州游览后拟游峨眉不果的感慨之作。诗写登临凌云寺的所见所感。首句点出嘉州,次句写登凌云寺前的所见,三、四句写登高览胜的所见。最后两句点出凌云寺,抒发自己的感慨。全诗写景有层次,叙事有顺序,语言简洁自然,意境深远清幽,是一首成功的山水游记诗。
巫山十二峰望霞峰 巫山:即巫峡,在今重庆市、湖北省交界处,长江三峡之一。 高标矗起幻空晴,一抹连天彷赤城。 矗:直立;彷:好像、仿佛。这句的意思是巫山的山峰像矗立在空中一样高耸,云雾缭绕,好像连接着红色的城墙。 云华夫人初出幰(xiǎn) 云华夫人:神话中的仙女名。幰:车帷,这里指车子的车盖。这句的意思是说云华夫人从车里出来迎接客人。 青鬟(huán)簇拥尽携琼 青鬟:古代女子的发髻
【注释】 一鸿铩翮(shè hé):一只大雁。铩,通“铩”,折断。翮,指鸟的翅膀。一说,铩翮,即铩羽,折断羽翼。翔:飞。 琴声:指弹琴的声音。楚泽:指楚国的湖泊。 异迹:指不同的遭遇。 玉笥(sì)山头:在湖南省湘阴县北,相传为尧舜时期贤臣虞舜所葬之地。 问天天渺亦骚肠:天,指帝星;渺,遥远的样子;骚肠,指忧愁的心怀。 【译文】 一只大雁折断了翅膀,一只大雁却展翅高飞,我们在这里泪别
诗句:言游意气自翻飞,中圣焉能不醉归。 译文:我游历四方,意气飞扬,心中充满激情,怎能不醉而归呢?我追求高尚的道德品质,怎么能被世俗的眼光所左右? 关键词:言游意气自翻飞,中圣焉能不醉归,嗣宗青白眼,醒还非 赏析:诗人以“言游意气自翻飞”开篇,描绘了诗人游历四方、意气风发的豪情壮志。然而,在现实的社会中,诗人却感受到了世俗的眼光和评价,这使得他深感无奈。于是
注释: 凌云寺:位于峨眉山的山顶,是峨眉山上最高的寺庙。 鸟光山:位于嘉州(今四川乐山)境内,是峨眉山的一座小山。 旷怡亭:位于鸟光山上,是一个观赏风景的好地方。 尔雅笺:是一种古代的书札形式,用优美的文字写成。 墨起灵:形容书写时墨水的颜色仿佛从纸上升起一样,非常美丽。 传有江鱼能变黑:传说中有一种江鱼,当它变成黑色的时候,就会变成一条龙或者凤凰,非常神奇。 客来长啸试垂听:客人来到这里
注释: 凌云寺:位于峨眉山,为峨眉山中最大的寺庙之一。 嵌空石室:指寺庙内有许多嵌在岩石中的石室。 劈破浑沦卦始生:意思是说,这些石室被劈开,才露出了隐藏其中的卦象。 易注:指的是《易经》的注解。 原来无了义:意思是说,原来的《易经》注解已经没有了。 剩有流霞洞口迎:意思是说,剩下的只有“流霞洞”入口迎接游客了。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峨眉山游玩时写的诗。诗人首先描述了凌云寺内的石室和卦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