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烨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甫创作的五言律诗。下面是逐句释义: - 首联“初到金风天气晚,微凉雨后画帘垂。”:描述了诗人到达一个新的地方,感受到了秋天的气息。这里的“金风”指的是秋风吹过的感觉,而“微凉”则表达了秋天的凉爽。同时,“雨后画帘垂”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画面,雨水过后,室内的帘子垂下来,增添了一种宁静和雅致的氛围。 - 颔联“九重迥出白云远,三殿高临北斗移。”:进一步描绘了秋天的景象
【解析】 “三吴问俗罢”,意为在江南地区询问民俗已结束;“旋跸度洪流”,意为随即返回驾临渡口;“微日笼华盖,轻飙送御舟”,意为微薄的阳光笼罩着华丽的车驾,轻轻的疾风吹动着皇帝的龙船: “水能安泛滥,堤遣护田畴”,意为水可以安定泛滥,河堤可以保护农田;“自此民休息,纾予南顾忧”意为从今以后百姓得到休养生息,解除了我对南方边患的忧虑。诗人借写江南一带的民俗风情和水利工程,表达了诗人治理江南、安抚民心
【注释】 巡幸:皇帝出巡。子牙河:指黄河,因黄河流域有“大河之祖”的尊称。清和微署:指清和年间,微署即御史中丞官署。浮畦麦:指稻田里水田里的麦子。绿树初荫接岸沙:指绿树开始长出了新枝叶,遮蔽了沙滩。堤外草荒艰籽粒:堤外的土地荒芜,种子难以生长。淀中水浅捕鱼虾:湖泊中的水面较浅,鱼虾容易捕捞。黄童白叟望霖雨:老人们、孩子们都在盼望下雨。霖雨:久旱后及时降雨的雨。莫自赊:不要拖延。 【赏析】
诗句释义与译文: 1. “盘山绝顶三首 其一” - 解释:这是第一首诗。 - 译文: 登上盘山的最高峰,俯瞰京城的神圣景象,九月登山时,天空湛蓝,草木郁郁葱葱。 2. “上盘绝顶俯神京,九月登山积翠晴” - 关键词:上盘、绝顶、神京、九月、登山、积翠晴。 - 注释:盘山上的顶峰,可以俯瞰京城的景象,九月时天气晴朗,登高可以看到茂密的绿树和晴朗的天空。 - 赏析:此句通过描绘诗人站在盘山之巅
驻跸石景山 驻跸:皇帝临时驻扎。驻,停留;跸,帝王出行时所设警跸,令行人避道而行。石景山:在北京市西郊。 驻跸荒亭日欲斜,潺湲石溜滴云霞。 荒亭:指帝王暂住之地。潺湲(chán yuān):水流声。石溜:流到石上的水。 鸾旗:皇帝仪仗中的大旗。飘动:随风而动。香草:指龙脑香。龙骑:指皇帝的车驾。骖驔(cāng lù):马的两胁,这里指车驾。映:照映,映照。 岩洞幽深无鸟迹,峰崖高处有人家。 岩洞
【注释】 1. 华清:地名。 2. 水隈:水边。 3. 秋木荒池:秋天的树木和荒芜的池塘。 4. 寒花故垒:冬天的花朵和旧的堡垒。 5. 精灵:指战死的士兵。 6. 拊髀:抚摸大腿,指感慨不平。 7. 崔嵬:高耸。 8. 当年:当年的自己。 【赏析】 此诗是明代诗人戚继光在华清时所作八景之一的《八角石亭》。全诗以抒情为主,写自己在华清的所见所闻所感,抒发了作者对战争、功名、生死的感慨
注释: 秋日晚景有怀(注释):秋天的景色使人感到寂寞,我常常在黄昏时分想起家乡。 寒鸦秋景集南林,遥倚屏山绮树阴(注释):秋日的寒鸦聚集在南方的树林,遥望着屏风山和绮丽的树荫。 丹阙远砧鸣午夜(注释):红色的宫廷远远传来了打更的声音,响彻深夜。 玉壶清漏起遐心(注释):清澈的玉壶里的清水滴漏声,让我想起了远方的心上人。 衷情静里无人识(注释):内心的情感,只有在寂静的时候才能被人理解。
注释: 初秋景色在山中, 新凉的树色直向金天, 皇帝的车驾停在蔓草边。 盛暑已过,夏天过去了, 清风才到,秋天到了。 高临三殿九重阔, 下看千家万户连。 薄暮时分山亭观射毕, 回宫复道起苍烟。 赏析: 此诗描写了诗人游览山中景致的所见所感。首联写初秋时节的山中景色,新凉的树色直向金天,皇帝的车驾停在蔓草边。颔联写盛暑已过,夏天过去了,清风才到,秋天到了。颈联写高临三殿九重阔,下看千家万户连
瀛台 红阑桥转白蘋湾,叠石参差积翠间。 画舸分流帘下水,秋花倒影镜中山。 风微瑶岛归云近,日落清霄舞鹤还。 乘兴欲成兰沼咏,偶从机务得馀闲。 注释: 瀛台:即蓬莱宫,古代神话传说中的仙境。这里指代诗人的住所或园林中的亭阁。 红阑桥转白蘋湾,叠石参差积翠间。 画舸分流帘下水,秋花倒影镜中山。 风微瑶岛归云近,日落清霄舞鹤还。 乘兴欲成兰沼咏,偶从机务得馀闲。 译文: 红色的栏杆绕过白色的桥梁
盘山绝顶三首 其二 四顾清标高逼天,风云塞上敛寒烟。 遥观沙漠宣威远,近控州城作镇悬。 紫盖山中独奇秀,双峰岭外更绵联。 九秋朗耀几千里,落叶萧条满目前。 【注释】 1、四顾:环视四周。 2、清标:清高俊逸的风度。 3、风云塞上:塞外风云,指边塞景象。 4、宣威远:显示威力,威慑远方。 5、紫盖山中:紫盖山,位于山西代县西南,是著名的佛教圣地五台山之一。 6、双峰岭外:双峰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