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烨
【注释】 此君:指松竹梅。霜后青,即松竹梅在寒霜中的颜色。欲停雪,形容它们的颜色洁白而鲜亮,好似积雪一般。密叶欲停雪,形容松竹梅的树叶浓密如雪,枝干挺拔,颜色苍翠。丛篁(huáng),竹林。傍小山,靠近小山。清节依然洁,形容松竹梅在寒冷环境中仍不失其高洁的品格。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诗人借咏物以抒写情怀。前两句赞美了竹子、梅花与松树在冰雪严寒中依旧保持着自己高洁的品性,后两句则描写竹子
【解析】 这是一首咏物抒怀诗,通过“行宫春雨”、“离宫暂驻辇”等意象描写了一幅春雨图,表达了诗人的愁思与苦闷。首句点明时令,写春雨连绵不断;次句写离宫暂驻辇,即皇帝临时住在离宫,整日检阅牙签,意在表明自己处境艰难,不得自由。第三句写自己自愧书家奥,即自惭学识浅薄,难以胜任,只能临池正笔传。尾联两句化用典故。据《南史》记载:南朝宋武帝刘裕曾梦见神人授予他宝剑,并告诉他要“勤修人事”
诗句释义与分析: 1. 咏盆中松竹梅各一首 其三 梅: - 这一句是诗歌的序言,点明了咏赞的对象——梅。"咏盆中松竹梅各一首"暗示了诗人对松、竹和梅这三种植物的不同态度和审美取向。接下来具体到“其三”指的是第三首作品。 2. 琼林遗玉骨: - “琼林”通常指代皇家园林或者是富贵之地,这里用来象征一种清雅的环境。“遗玉骨”形容梅花如玉般纯净而坚固的骨骼,暗喻梅花在严寒中的坚韧不拔。 3.
注释:松林里还残留着一些积雪,空旷的山中传来了百舌鸟的啼叫。 石流潺潺地流淌,寒泉显得非常清洁。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寒冷冬日的景象,通过对松林、空山、百舌鸟、石溜和寒泉等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注释: 水上建起楼台,湖面像镜子一样平静; 春风拂动柳丝,远处山色映入眼帘。
【解析】 此题考查的是诗词的赏析。解答此类题目,要结合诗歌的内容、手法和意境等来分析。“百岁桐长老”:用梧桐比喻皇太子年高德劭。“千年松满枝”:喻指皇太子德高望重,如松之盛也。“万峰迎瑞气”:以万山迎接祥瑞的气为喻,形容皇太子福寿无量。“亿兆庆灵芝”:指天下人都在庆贺,如同庆祝长命百岁的灵芝一样。 【答案】 译文:百岁的桐树枝干老练,千年的松枝枝叶繁茂。万座山峰迎来吉祥的祥云
注释: 1. 丹诚映白日,艳色喜清幽:这里的“丹诚”指的是榴花的颜色,鲜艳如红宝石,与太阳(白日)相映,犹如忠贞不渝的赤诚之心。而“艳色喜清幽”则表达了榴花虽然色彩艳丽,却喜欢在清幽的环境中绽放,不受外界喧嚣的影响。 2. 嫩绿疏棂外,开时傍翠楼:这句诗描绘了榴花的生长环境和盛开时的景象。“嫩绿”形容榴花生长的旺盛和生机勃勃,“疏棂”则是指石榴的外皮或外壳,这里可能指的是石榴的外壳比较稀疏
诗句释义: 1. 霖雨消尘迹:“霖雨”指的是长时间的降雨。在这里,“霖雨”可能是指连绵的细雨,持续的时间较长,能够冲刷掉尘埃和污垢,使一切变得干净明亮。“消尘迹”则意味着这种细雨能够清除地面上的尘土和痕迹,让大地重新焕发生机。 2. 轻霞照野荆:“轻霞”指的是天空中柔和而美丽的晚霞。“照野荆”则是指晚霞的余晖照亮了田野上的野荆。野荆是生长在田间地头的杂草,这里用来形容田野的景象
注释翻译: 赐给云南法界寺讲经溥畹(溥畹为皇帝之宠臣,字溥畹):赐予昆明度法语,在滇海论新禅。 万里虽云远,金经自有传:即使相隔万里,佛法的真谛也能被传授。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颂扬佛理的诗,诗人通过赞美佛法的永恒和普世性质,表达了对佛法无尽的敬仰之情。 第一句“赐给云南法界寺讲经溥畹”,描绘了弘法高僧溥畹在云南法界寺讲经的场景。溥畹作为皇帝的宠臣,其地位崇高,因此他讲经的地方也显得格外庄严神圣
【注释】 ①松:即“柏”,常绿乔木,枝干苍劲挺拔,枝叶茂密,耐寒,四季常青。②雕:雕刻,这里指制作工艺品。③秀萼:花蕾,花柄。④青松:松树的翠绿色。⑤黼(fǔ):古代礼服上的一种黑、黄相间的花纹。⑥托:寄托,引申为依附。⑦柄:树枝。 【赏析】 此诗是咏盆中松柏梅各一首中的第一首。前两句赞颂松柏的坚韧不屈。岁寒坚后雕,秀萼山林性。岁寒坚后雕,意思是:严寒过后,松柏仍然苍劲挺拔;秀萼山林性,意思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