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烨
注释: 1. 俯视八方尽:从高处向下看,四周的景色尽收眼底。 2. 高天峻岭分:高高的山峰在天空中显得格外峻峭。 3. 秋风起孤韵:秋风的声音给人一种孤独的感觉。 4. 日色下溪云:太阳落山后,溪边的云彩映照在水面上。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秋天时站在高处看到的壮丽景色。从高处向下看,四周的景色尽收眼底,高耸入云的山峦和宽广的天空形成鲜明的对比。风吹过,带来阵阵凉意,仿佛能听到秋风的声音
【注释】 ①斜阳:夕阳。 ②挥毫:指书写。 ③鱼跃:鱼在水中跳跃。 【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一幅静谧的田园风光图,诗中描绘了石岸、众芳、柳色、斜阳等景物,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和人生哲理的深刻理解。 首句“石岸众芳静”描绘了一个宁静的石岸,周围是盛开的鲜花,显得格外美丽。第二句“斜阳柳色边”,描述了太阳西下,阳光斜照在柳树旁的情景,给人一种宁静的感觉。第三句“挥毫意独远”,表示作者在书写时
岐阳方较猎,騕袅尽龙媒。 仗下黄金勒,横秋号逸材。 注释:岐阳:地名,今陕西凤翔县。较猎:打猎。騕袅:骏马。龙媒:指马的骏毛。仗下:指将马牵至军帐之前。黄金勒:指用金饰装饰的马笼头。横秋:指马秋天生驹。逸材:良马。赏析:此诗写于开元十四年(726),作者在长安任左拾遗时所作。全诗四句,前二句写马,后二句赞人。首句写马的雄姿英发,次句写马的骏毛如龙,三句赞马的良能,尾句写马的俊逸
【题西溪山庄以竹窗二字书赐高士奇】花源路几重,柴桑皆沃土。 烟翠竹窗幽,雪香梅岸古。 注释与赏析: 1. 花源路几重,柴桑皆沃土。 - 注释:花源,即指花源洞,位于浙江杭州,是一处风景秀丽的旅游胜地。柴桑,即柴桑村,位于杭州西湖西南侧,是一处历史悠久的村庄。这里指的是作者在游览花源洞时,发现柴桑村的土地肥沃,非常适合农耕。 - 赏析:这句诗通过对花源洞和柴桑村的描写
次德州即事 近郭人烟集,遥天月上初。 新寒添夜漏,不寐坐看书。 注释: ①次:停留。②集:聚集。③遥天:遥远的天空。④新寒:指天气转凉,夜深了。⑤夜漏:古代计时器,铜制的滴漏,滴水计时。⑥不寐:睡不着。⑦坐看:坐着看。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夜晚景色和感受的小诗。首句“近郭人烟集”,描绘出一幅热闹繁华的景象,人群汇聚在城郭附近,充满了生活气息。第二句“遥天月上初”,则是对夜晚月亮的描绘
【释义】: 在九条大河的故道上,荒草蔓生的岸边,野树丛生的深处。我思念乘坐四轮马车,怎能仿效那些泛舟浮槎的人? 【注释】: 1. 九河故道:指黄河的九条支流。 2. 还思乘四载,岂效泛浮槎:想回到家乡去,怎能效仿那些在水上漂着的木筏子。四载,指南北朝时所行的四游牧制度。槎(chá):一种小船。 【赏析】: 此诗是诗人归途中经过九河故道,有感而发之作。诗中以九条大河的故道为背景
注释: 上巳日再登金山:在上已节那天,我再次登上金山。 晴和逢上巳,况在大江滨。 晴空万里,阳光明媚,正是赶上上巳这个节日的时候。更何况,我站在大江边上。 正是回銮日,挥毫记此辰。 今天是皇帝回銮的日子,我要挥笔记录下这个美好的时光。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上巳节期间登上金山时所作。上巳节是中国传统的节日之一,通常在农历三月初三举行。在这个节日里,人们会进行祭祀、踏青等活动
【注释】 淼淼:水波广阔的样子。飞鸣:水鸟飞翔鸣叫。凫雁:野鸭和大雁,泛指水鸟。朝暮:早晚。集渔蓑(suo):聚集在捕鱼的蓑衣上。 【赏析】 《后湖》是唐代诗人王之涣的一首诗。这首诗写春日游后湖所见景色,意境开阔,画面生动、色彩艳丽,有如一幅优美的山水画。 首句“淼淼长湖水,春来发绿波。”写春日游湖时所见的景色。湖水宽阔,春风吹拂,湖水泛起层层碧波。“淼淼”形容水势浩渺、宽广无边
【解析】 此诗为诗人在句容游览时所作。首句“山行逐高低”,写作者登山观景的行程和所见景物的变化,起势突兀,气势充沛;次句“四望多松树”,写登高远眺,所见的山间之景,树木丛生,苍翠欲滴;末句“遥看隔云雾”,写作者站在高处俯瞰四周群山,只见远处群山缭绕于云雾之中。三、四两句写近处之景,五、六两句写远景。前两句写近景,后两句写远景。全诗语言简洁自然,意境深远开阔。 【答案】 译文: 登上山顶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主题的理解。解答此题需要结合全诗加以理解,注意抓住诗句中的关键词句。“晓发维扬顺风扬帆午馀已过秦邮”的意思是早晨从扬州出发,顺风扬帆中午的时候已经过了秦邮。这两句写舟行速度之快,是第一联;“傍晓发芜城,风帆疾如驶”的意思是清晨离开芜湖城,船帆像飞一样飞快。这两句写舟行速度之快,是第二联。“晚照半平湖,舟行百馀里”的意思是傍晚时分,夕阳映照着湖面一半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