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渊
题白石翁画虞山古桧 虞山老桧三株青,斗坛半掩招摇星。道人丹成化鹤去,三桧夭矫飞龙形。 是谁手植经千载,曾见昭明读书在。几回天上葬神仙,不独人间变桑海。 古人今人绕树行,古今人去树长生。乃知劲气合元化,不与凡木争枯荣。 长洲老石好异者,百里携杯游树下。浩嗟天下有树此树无,我去此树何人图? 三日经营双眼力,满空苍翠移真迹。鹤骨虬筋左纽文,雷裂霜皴古秋色。 日暮袖归归不得,满山风雨山灵惜
【解析】 此题考核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此类题目解答时一般从分析诗歌的内容(思想情感、意象、意境、诗句中关键词语的妙用等)、结构(诗歌的结构方式,如抒情方式(直抒胸臆、间接抒情),立意方式、修辞手法、表现手法(衬托、对比、烘托、反衬)等)、语言风格等角度进行赏析。 1. 识来三十四年非: “识”通“志”,即立志;“三十四年非”即三十五年。这里诗人以三十五年的时间为界限
【注释】 乾坤:天地。 书两幅:书写两张。 墨光:指墨汁。 西湖渌:西湖之水,绿波荡漾。 少陵:杜甫字子美,故称杜甫。瘦硬:指诗风刚健有力。右军:指王羲之,字逸少。姿媚:指书法风格妍美多姿。云俗:指书法风格自然通俗。援笔:提笔。梅花:指王羲之的字。官奴:指晋代潘岳被外放为河阳县令时,其妻为他送行,潘岳戏作《答恩题》,其中有“荡子何所之?忘我化为鹤。因以羽翮翔,浮游困川陆”之语。寒把烛
爱汝石田茅屋好,依然风物似斜川。 白蘋洲渚沧江外,红树园林夕照边。 艇子打鱼偏趁月,山童洗药每临泉。 老夫欲问东家住,分取瓜畴数亩烟。 诗句译文: 我热爱那石头田边的茅草屋,它依旧保有风物的美如斜川。 在波光粼粼的白蘋洲和洲外沧江之外,红树掩映在园林之中,夕阳下显得分外娇艳。 船儿划水时,我喜欢借着月光捕鱼;山童则经常在泉水旁洗草药。 我渴望知道东家居住的地方,希望能分得一些瓜田,种几垄烟草。
诗句释义及译文: 1. 置却功名士子间,沧洲长与白鸥闲。 - 置却功名:放下功名利禄的束缚。 - 士子:古代指读书人。 - 沧洲:指水边之地,这里代指隐居地。 - 白鸥闲:白鸥自由自在,无拘无束。 2. 到门秋水当天坐,绕屋芦花带雪关。 - 秋水:指门前的水,清澈见底的河水。 - 秋水当天坐:形容坐在秋天的河水边上,享受着宁静的时光。 - 绕屋芦花:指屋周围飘落的芦苇花,增添了一丝幽静的氛围。
旅抱愁相伴,村醪不择嘉。 长途还策骑,古堞欲投鸦。 蕉洒三更雨,灯抛半壁花。 如何有归路,依旧在天涯。
船放郭门西,花深鸟乱啼。 病馀方厌酒,愁绝强分题。 老鹄徒双鬓,童牛仅一犁。 小桥归路晚,芳草正萋萋。
林园敦宿好,息偃水云居。 卷幔常通燕,垂纶岂在鱼。 一林删就竹,几卷读残书。 投老因多病,殷勤灌药畬。
独卧江城归梦频,征鞍暂且息芳尘。 猿啼烟树三更雨,花落风林一片春。 题不尽诗因景丽,耕无遗地为民贫。 溪山到处牵余思,不但年来苦忆莼
红帘斜倚竹枝枯,知是前村卖酒墟。 独有邻翁相问讯,今秋种得菊花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