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尹默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的综合赏析能力。题干要求是“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最后附上赏析。”首先明确答题模式:1. 解释该词在句中的含义(2. 分析其与标题的关系3. 简析其表达效果;4. 阐述其在诗中的作用。 第一联“牢落情怀酒百觞,惺松尘梦费思量”意思是:我满腹愁绪,饮酒百杯也不能排遣心中的郁闷。我清醒地回忆起那些如烟雾般飘忽的梦境
【注释】 牡丹:这里指洛阳。 填词:作诗。 山色:指洛阳的山,洛阳以山多而著称,故称。 蛾眉:代指美女。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牡丹兼咏洛阳的诗。首句说牡丹盛开后,诗人已懒得去写诗了;次句说牡丹虽红绿相间,但诗人并不知晓其意趣;第三句说洛阳山上的景色随早晚的不同,在楼头望去,变化无穷,而自己却浑然不觉,更无心欣赏;末句说自己虽为洛阳美景所吸引,但却无幽怨之情,全无心绪去欣赏它。这首诗通过写牡丹
柳花如海笼罩古城,犹记得当时相见情。 谁料湘弦未完一曲终,空使鸾凤鹤怨三生恩。
【注释】十二珠帘:指画有十二个图案的帘子。敞画筵:打开画有各种图案的筵席。和:沾润。月上眉端:指眉毛被月光映照。那堪:哪能承受。一曲潇潇洒洒的秋雨,翠袖红灯在夜寒中闪烁。赏析:此诗描绘了一位女子在秋雨之夜的愁苦之情。 诗人用“十二珠帘敞画筵”来开篇,为读者营造了一种优雅而浪漫的氛围。这里的“十二珠帘”不仅象征着女子的美貌,也暗示了她内心的丰富和复杂。接着,“酒痕和月上眉端”一句
窗纱惨绿上单衣,一抺遥山小苑西。 窗纱是惨绿色的,上面挂着单衣,窗外的景色映入室内。 一抺遥山小苑西,一抺指的是一抹,形容远山的轮廓,小苑是指小巧的园林,西边指方位,描绘出远处的山峦和小园子。 半是低徊半惆怅,一半是徘徊,一半是愁绪,表达诗人内心的纠结和情感的波动。 万花如梦一莺啼,万花如梦形容花海中仿佛有如梦境一般的景象,一莺啼则描写一只小鸟在花间欢快地鸣叫。 赏析
【注释】团栾:团圆,完满貌。湘纨:指湘妃竹制的衣服。礼佛:礼拜佛。沉檀:香木名,多用来熏焚,香气浓郁,故用以代指香烟。 【赏析】 此诗是一首咏物诗,诗人以“不绣鸳鸯不画鸾”来写湘妃竹制的衣裙,言其素雅无华之美,没有雕饰,没有装饰,更显得其朴素无华之美。 “细字写他欢喜语,替他礼佛爇沉檀。”诗人又以“细字写他欢喜语”来写湘妃竹的纹理,言其细腻如丝,如同湘妃在诵读经文时喜悦的语调。“替他礼佛爇沉檀”
【注释】 ①油壁香车:古代妇女坐的装饰华丽的小车,以香木为饰。别愁:离愁。 ②绕城:指环绕着长安城的大道。骏马:良马。休:停息。 ③不堪:不能忍受。更:再,又。向:面对。路:道路。细草垂杨尽带秋:细草和柳树都已笼罩在秋天的萧瑟之中。 ④赏析:这是一首送别的诗,写一位女子被送到京城去,临行前与丈夫难舍难分的情景。首句“油壁香车”是写她的车,“载别愁”是说车上装满了离愁别绪,这一句渲染出离别的气氛
注释: - 一花一叶寻常怨,恼我沉吟万古情:描述花叶的普通,但却引起了深深的情感。 - 打散天涯芳草梦,寺楼钟鼓太凄清:描绘了诗人听到寺庙钟声和鼓声后的感受。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述花叶的普通以及听到寺庙钟声和鼓声后的感触,表达了诗人深沉的情感以及对历史的反思。诗人以“一花一叶寻常怨,恼我沉吟万古情”开头,描绘了花叶的普通却引发了诗人的情感。接着,“打散天涯芳草梦
【注释】 草树萋圆未似秋:草树长得很茂盛,还没有像秋天那样凋零。萋圆,形容草木茂盛茂密的样子。 孤蝉低咽怨清游:只有一只孤苦的蝉在鸣叫,它在哀叹它的清闲生活。低咽,指声音低沉而呜咽。清游,指清闲的生活。 车声历鹿河声死:车轮滚动的声音和水流激荡的声音交织在一起,好像在诉说着生命的终结。历,通“沥”,水声;死,指结束。 碾破西行五日愁:车轮碾压过去,把五天来的忧愁也碾碎了。碾破,压碎。西行
注释: 即时偶占:即席赋诗。 海上烟云意未平,春风不放十分晴。 海上的云烟,意犹未平,春风吹拂,却不肯使天空完全放晴。 会须一洗筝琶耳,来听江湖澎湃声。 我一定会用弹奏筝琶的方式来洗涤胸中烦闷。 赏析: 这是一首表达诗人对春天景色的喜爱之情的诗歌。首句“海上烟云意未平”,描绘了海上云雾缭绕的景象,表现了诗人对春天景色的喜爱。第二句“春风不放十分晴”,表达了诗人对春风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