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尹默
会得 檐树绿张风定后,屏花红暗雨来时。 诗中会得闲生理,说与旁人自不知。 注释: 会得:领会、理解。 张:张开。 屏花红暗雨来时:屏风上花饰的颜色被雨水冲淡了,显得暗淡。 说与旁人自不知:告诉别人是不知道的。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雨后看到庭院中的景色而引发的感慨。首先,诗人描绘了雨后的庭院景象——檐树绿,意味着天气已经转晴;屏风上的花饰由于雨水的冲刷而显得暗淡。然后
好事近 今日见晴空,明日阴晴难度。 一任天工做弄,有谁能管著。 飞来群鹊闹斜阳,半点无拘缚。 别是一般滋味,看人家欢乐。 注释: 好事近:词牌名。本词为作者自度曲。 今日见晴空,明日阴晴难度。 一任天工做弄,有谁能管著。 飞来群鹊闹斜阳,半点无拘缚。 别是一般滋味,看人家欢乐。 赏析: 这首《好事近·咏春》是作者于1936年在山西太原所作的一首即兴词。此词以咏春景为题
【诗句释义】 西京风味:指西京洛阳的风土人情。红粉佳人千百队:用红叶装点着千百名佳丽,如诗如画。 一夜秋霜:秋天的霜降了。十里枫林:枫树林绵延十里。耀日光:照耀得阳光灿烂。卷头好在:好的是开头。枝头红不改:树上的花朵依然鲜艳。 生面能开:新的面貌能够展现。留与诗人:留给诗人去写诗。点缀来:增添诗中的色彩。 【译文】 洛阳的风土人情像红叶一样装点着千百名佳丽,她们如诗如画,令人陶醉。秋天的霜降临了
【赏析】 此词以月为主题。首句“何限意,梦短夜偏长。”起调突兀,似有怨愤之语。但细读之,则知这是写自己因思念而辗转反侧的难眠之夜。作者将“何限意”三字拆开,“何”即什么,“限”即限制,“意”是意思。这样,“何限意”就是“什么意思”。这在口语里是一种修辞手法,相当于现代话中的“什么意思”。“梦短夜偏长”,与“何限意”相对应。“梦短”与“夜长”是矛盾的,然而作者偏偏用“梦短”来对应“何限意”
注释: 无限事,指无尽的烦恼和忧愁。欢少恨偏多,欢乐的时间很少,而怨恨却很多。都说销愁唯有酒,都认为只有喝酒才能消解忧愁。却看酒尽奈愁何,看着酒杯已经空了,但是忧愁却没有被消除。莫若且高歌,与其悲伤,不如暂且高歌一曲,抒发心中的愁苦。 赏析: 这首词是一首表达人生感慨的词作,通过对饮酒、歌唱等生活片段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生活的深深感慨。 词人开篇即用“无限事,欢少恨偏多”来表达人生的无奈
这首诗是一首词,表达了作者对远方亲人的深深思念。 第一句“凭谁写出相思梦”,意思是说,谁能帮我写出这份深深的相思之情呢?这里的“相思梦”指的是作者对远方亲人的深深思念。 第二句“红叶疏钟”,描绘了一幅秋日里,红叶飘落,钟声稀疏的画面。这里的“红叶疏钟”既点明了季节,又烘托出了一种凄凉的氛围。 第三句“叶落钟休梦转空”,意思是说,当红叶落下的时候,钟声也消失了
【注释】 望江南:词牌名,又名“忆江南”、“江南好”、“梦江南”等。此调双调五十六字,上下片各四句,每句两仄韵转一孤韵,押平声韵。其代表作品有五代欧阳炯《望江南·花见舞》、宋代柳永《望江南·呈乐天》、苏轼《望江南·超然台作》等。 天上月:指月亮。 何事照人间:为什么照到人间来? 才共蛾眉舒窈窕:只有天上的月亮才和美女的眉毛那样纤细而美丽。 却随鸾镜斗婵娟:却与美人的镜子争奇斗艳。 圆缺总无端
南乡子 何处可登台。 淡日晖晖晚景催。 剩有小花篱外见,谁栽。 雪里青松是上才。 莫道不归来。 知否梅花待著开。 人意似梅梅似雪,皑皑。 一曲阳春醉满怀。 注释:何处可以登上高高的台呢?天色渐渐变暗,夕阳的余辉映照着傍晚的景象,催促着我。我还能看见一丛小花,在篱笆外盛开。谁能栽种这些花呢?不要说我不回来,知道吗,那些梅花正等着开花呢。人们的心思像梅花一样高洁,梅花又像雪花一样洁白,一片皑皑
好事近 霜重月华明,照澈东西南北。 也有心儿一个,是人间月色。 茫茫云海万千重,重重自相隔。 了得一般无碍,仗些儿心力。 注释: 1. 霜重:形容天气寒冷,霜雪很重。 2. 月华明:明亮的月光。 3. 东西南北:指方位,这里泛指整个世界或四方。 4. 心儿一个:比喻自己的内心。 5. 人间月色:指自然界的月亮,也常用来形容美好的事物。 6. 茫茫云海:形容云层密布,无边无际。 7. 重重:重叠
译文: 在云外,月亮总是那么圆润明亮。碧海青天,情深意长,嫦娥不睡觉,只是把月儿抛在脑后。不要让它失去光泽。 注释: 望江南 其四:这是一首描绘月亮的诗,通过比喻和拟人手法,表达了诗人对月亮的喜爱之情。 云外月:指月亮出现在天空之外的地方,即天上的月亮。 夜夜总清腴:意思是无论什么时候,月亮都显得那么圆润明亮。 碧海青天情不竭:形容月亮高挂在碧蓝的天空中,仿佛永不改变。 嫦娥抛却睡工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