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尹默
注释:不要随意将心事比作塞外飞鸿,南方的天空被战火所笼罩。令人难以忍受的月冷霜清的夜晚,只能静坐聆听远处传来的几声钟声。 赏析: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于战争的厌恶和无奈。首句通过“莫漫”二字,暗示了诗人对战争的不满和反对。接下来的两句,则是诗人对于战争带来的影响的描述。他想象自己如同塞外的飞鸿,却只能在南天被战云所封。这样的场景,无疑让人感到压抑和无助。最后两句,是他对战争的一种无奈的表达
诗句如下: 户外轻霜暗湿衣。檐前新月又如眉。 心事万重云万里,夜寒时。 尺八吹成长笛怨,七弦弹作两情悲。 多少栖鸦栖不定,尽南飞。 接下来将详细探讨这首诗的各个方面以及诗人沈尹默的创作背景: 1. 诗歌原文与注释: 户外轻霜暗湿衣。檐前新月又如眉。 心事万重云万里,夜寒时。 尺八吹成長笛怨,七弦弹作两情悲。 多少栖鸦栖不定,尽南飞。 - 注释解析: - “户外轻霜暗湿衣”
诗句释义及译文 红叶疏钟有梦思。 注释: - 红叶:指秋天的树叶,通常在秋季呈现红色。这里可能指的是枫叶。 - 疏钟:稀疏的钟声,泛指寺庙或教堂中的钟声。 - 梦思:指梦中的思绪或幻想。 - 赏析: 这句表达了词人对远方的人或地方的深情思念。通过“红叶”和“疏钟”这两个元素,营造出一种静谧、深远的秋日氛围,使人联想到远在他乡的人此刻正沉浸在自己的梦境中,与远方的某个人或地有所联系。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玉楼春》中的一句,原诗全文如下: 藕花池畔音书绝。 二十馀年如电掣。 当时总是有情痴,此日竟成无泪别。 人间无计相抛撇。 唯有春花秋夜月。 花原长好月长圆,春去秋来情不竭。 下面是对每句的解释和赏析: 诗句解释: 1. 藕花池畔音书绝。 - “藕花”指的是荷花,荷花池边,这里可能指的是作者居住的地方或者是他经常游赏的地方。 - “音书”指书信。因为音信断绝
【解析】 此诗是作者在道中即目有感,借景抒情之作。首句“十丈红尘一霎休”,描绘了一幅车马如流、尘烟蔽日的热闹场面;次句“偶凭林壑散羁愁”,写诗人摆脱了世俗烦忧,暂时忘却了羁旅之苦;第三句“晚风吹帽临官道”,写诗人乘着微风来到官场之路上;第四句“小辇催诗纪旧游”,写诗人乘坐着小轿,一路回忆过去的美好时光;第五句“云淡淡,意悠悠”,写诗人思绪万千,心情愉悦,悠然自得
诗句赏析: 诗的前两句“叵耐东风作恶,无端吹雨吹晴”描绘了春风的无常和天气的多变。“叵耐”是难以忍受的意思,表达了诗人对于春天多变天气的无奈和不满。接下来的“恼乱杨花千百朵,催啭黄鹂三两声”,则是对春天景色的生动描绘。这里用“恼乱”和“催啭”来形容杨花和黄鹂的动作和声音,形象生动,展现了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 后两句“寻春春已行。等是良辰佳日,依前水秀山明”则转向对春天逝去的感慨
【解析】 本题考查诗歌的赏析,注意通读全诗,理解诗意,体会诗歌所表达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并结合诗句体会诗歌的表现手法。“无尽生中有尽身”,“无尽生中”,即指人生,“有尽身”即生命有限,“证前因”指对生死、得失、荣辱等有所悟,有所悟的人往往能看透生死、得失、荣辱等。这两句是说:在无尽的生中(或人生中),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要体悟到人生的有限,就要从生死、得失、荣辱等处着眼
【诗句释义】 1. 年时别:指的是在旧时光里分别。 2. 新词一曲情凄切:指新写的词,情感十分凄切。 3. 霎时儿雨,霎时儿月:形容时间很短促,如同雨和月一样短暂。 4. 藕花池畔音书绝:意指在荷花池旁边再也听不到亲人的消息。 5. 玉簪虽好何堪折:虽然玉簪很好,但已经无法再折断了。 6. 少年情事,早秋时节:年轻时的情感经历,都在早秋的时候发生。 【译文】 我在回忆过去的时光,那时我们分别了
【解析】 此题考查对诗歌综合赏析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结合诗中标题、注释和诗中表情达意的重点字词语进行分析。“晓起”是题目,点出了这首诗写的是清晨起床时的情景;“叶重花低晓露漙,枝梢春尽有微寒。”写早晨起床后看到的景象;“珠珠恰似离人泪,莫当宵来雨点看。”写诗人的感伤之情。 “叶重花低晓露漙,枝梢春尽有微寒”,描写了清晨起床后看到的景象。清晨,晨光破晓,露珠晶莹透亮,挂在枝头。此时
卜算子 雨停了,溪水开始流淌萤火虫。远远的与星光交相辉映。 静爱微明动太虚,我自闲中卧。 花发旧年枝,月照新来我。 似旧还新无限情,只是情无那。 注释: - 雨止出流萤:雨停后,溪水又开始流动,闪烁着萤火虫的光芒。 - 遥共星光大:远远地与星光相映衬。 - 静爱微明动太虚:静静地欣赏着微弱的光亮在虚空中舞动。 - 我自闲中卧:我独自悠闲地躺着。 - 花发旧年枝:花朵从旧年的枝条上绽放出来。 -